【介绍】:明代医生。上海县人。年轻时开始为疡医,尤其善于治疗痈疽,认为痈疽中间溃烂,四周积有腐溃物时,非吸之不能尽。故治此种病时,招募人先用苦酒漱口后,去吮痈疽。对贫穷病者,则亲自吮吸。
药名。见《本草原始》。妇女初潮的月经名金铅,旧时用以入药,现已不用。
①出《针灸甲乙经》。即归来,见该条。②出《外台秘要》。即承泣。见该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突然水泻,下迫,迫急后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泄泻论》:“暴注者,是注泄也……下迫者,后重里急,窘迫急痛也。”详水泻、里急后重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为冬葵子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晚清文人。字咏植。江苏武进人。撰有《周礼医官详说》一书,对古医政制度有所考释。
病证名。谓目“暮暗朝明与雀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雀目。详该条。
【介绍】:见黄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