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经风痰

肝经风痰

痰证之一。见《不居集》卷十七。即风痰。详见该条。

猜你喜欢

  • 黑痣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面黑子。详该条。

  • 游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又名遍身丹毒、外游丹毒。由心经与三焦积热,发于外而游走不定,复外感风热所致。初发两手臂急痛,若经一、二宿肿气遍身,入心内者即危。宜服五香连翘汤、木香流气饮,以金箍散敷之,

  • 肺藏魄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魄,属神经活动中有关本能的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亦为五脏精气所化生,古人认为属肺所藏。《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精气充足,则体魄健全,感觉灵敏,动作正确。参五脏

  • 千张树

    见《天津医学通讯》。1971;(6):1。为喜树之别名,详该条。

  • 香荠菜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即荠菜。详该条。

  • 喻昌

    【生卒】:约1585~1664年【介绍】:清初著名医家。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年青时以贡生被选入京城,清军入关后隐居,并研读医书,旅游于南昌、靖安等地,后(1644~1661)在

  • 阴出之阳

    阴分之邪,出于阳分。指深伏内脏的病邪,损伤脏真,而反映于外在的脉象及精神的变化。《素问·宣明五气篇》:“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张志

  • 月经愆期

    病名。见《类证普济本事方》。①指经行先后无定期。《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经来前后为愆期。”②指错过日期的意思,故或认为是指经行后期。

  • 足少阳疟

    病名。指疟发于足少阳者。《素问·刺疟篇》:“足少阳之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刺足少阳。”治用小柴胡汤。参见三阳疟条。

  • 伤寒悬解

    书名。14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黄元御撰。作者对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编次颇多攻讦,并力图“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析,复其次第”。书中将《伤寒论》所载113方,分别六经病证,予以剖析贯串,并注明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