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德信。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以善诗文及医学著名。后为翰林医官,专长治虚劳病。
又名走方医。指旧社会游走于民间的一种医生。一般能使用一种或几种方法(草药、针灸、推拿及其他简易治疗方法等)为人治病。由于多以串铃招呼病家,故名。
见《江苏药材志》。为白鲜皮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北宋药学家。生平不详。撰《本草辨误》1卷,已佚。
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大枫子1750克,薏苡仁、荆芥各250克,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125克,白花蛇30克,苍术、白附子、当归、桂枝、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何首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即失笑丸,见该条。
即犀黄丸,见该条。
见万氏济世良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