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SI11。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下窝的中央,与第四胸椎相平处。布有肩胛上神经和旋肩胛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胛疼痛,胸肋支满,颊颌肿痛,咳逆抱心,以及肩关节周围炎,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内容,说明天地之间,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人能够保命全形,又与天地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一个医生,应处处注意这种气血虚实与天地阴阳变化的关系,如运用针刺,就必须深明这种道理,才能真正为
病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即子痫。详该条。
练功方法。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取骑马势,上身不动,两手自胸前向内上外下方翻转,左起右落,相继而行。适用于治疗肩肘腕部疾患。
①读zàng。①义同脏。出《灵枢·本脏》等。泛指人体内的脏器。②地名。指我国西藏自治区。如藏麻黄,即指西藏所产的麻黄。②读cáng。贮藏、受纳之义。《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同脏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惊风辟妄》。指小儿急慢惊风。详搐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西番莲别名,详该条。
以皮肤改变为主要形式的循经病理反应。其中自发性的多为稳定性病理改变,故称“循经性皮肤病”;诱发性的多属于一过性反应,故称“可见性循经反应带”。《灵枢·经脉》:“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实则节弛肘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