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子母秘录》。即没食子,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栝蒌仁、杏仁、黄连各等分。为末,竹沥、姜汁为丸。治伤酒而致的湿痰作嗽。
出《名医别录》。为青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六畜痫之一。《丹溪心法·证治》:“猪痫喜吐沫,以其病状偶类之耳。”即猪癫。详见六畜痫、猪癫条。
《审视瑶函》卷六方。川椒(去目,微炒)、熟地黄、生地黄。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盐米饮送下。治目昏多泪。
痧证之一。见《痧胀然犀照》。详痧烦、痧睡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黄花母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红毛走马胎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指手背。《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