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头面皮肤湿红,瘙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蔓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外搽青黛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小儿食伤脾胃之阳,呕吐、腹泻引起津液枯竭,经脉失养而致发痉,亦有脾肾阳虚而致者。治以调理脾胃为主,用参苓白术散之属;脾肾阳虚者,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
出《本草经集注》。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本草纲目》。为月季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糙苏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程国彭条。
推拿手法名。①见《保生秘要》:“……后二指由胸至胁分之。”用两手拇指或手掌,由一处向两边分开推动。参见分推法。②即分筋手法,见分筋手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