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脚气

脚气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古名缓风壅疾,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腿脚而成。其证先见腿脚麻木,酸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等。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调血行气等法。《医学正传·脚气》:“故为治者,宜通用苍术白术之类以治其湿,知母黄柏、条芩之类以去其热,当归、芍药、生地黄之类以调其血,木瓜槟榔之类以行其气,羌活独活以利关节而散风湿,兼用木通防己川牛膝之类引药下行及消肿去湿。”常用方剂鸡鸣散、济生槟榔汤防己饮等。《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等方书中,有大豆、乌豆、赤豆治脚气的记载,可用作辅助疗法。脚气有干脚气湿脚气之分。湿脚气中又有寒湿脚气湿痰脚气湿热脚气湿毒脚气等。此外,还有风毒脚气瘴毒脚气脚气冲心脚气入腹脚气迫肺等多种类型。又有按六经分类者。详各条。

猜你喜欢

  • 绵黄耆

    出《本草图经》。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 藕节疤

    见《中药志》。即藕节,详该条。

  • 鬲上

    鬲,同膈。横膈膜上胸腔部。《素问·刺热论》:“颊上者,鬲上也。”

  • 医话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述。

  • 豆菜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歪头菜之别名,详该条。

  • 丁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疔疮。见该条。

  • 鬾(qī 奇)气

    古病名。指鬾病兼有发热,大便黄而恶臭者。治法见大便恶臭条。

  • 肺火

    有虚火实火之分。肺阴虚而生火则为虚火,肺热盛极化火则为实火。临床表现参肺阴虚、肺实热条。

  • 绿水灌瞳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绿风内障。详该条。

  • 遗道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位于脐下4寸(中极即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于中极穴旁开5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