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拾遗》。即针砂。详该条。
病名。又名大头瘟、虾蟆瘟。《医学正传·瘟疫》:“大头天行病,从颐颔肿热者者,又名鸬瘟。”《赤水玄珠·疫门》:“头面肿,俗名鸬鹚瘟、虾蟆瘟。”《证治汇补·咽喉章》:“有司天运气过亢,其年乡村染患相似者,
经脉的表里关系组合。出《灵枢·经别》。指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别相合而言。
病证名。又名仲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刺莓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下酪。即丹毒。详该条。
证名。指邪传少阴,心肾阳衰,阴寒内阻而致四肢逆冷之证。参见少阴病、厥逆条。
证名。指心烦意乱。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参见烦、烦躁条。
出《说文》。为青蒿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