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见《本草纲目》。为细辛之别名,详该条。
正骨手法。见《伤科汇纂》卷一。适用于肘关节脱臼的整复。医者一手把定患肘,另一手牵拉其前臂,然后向上翻折以使肘关节复位。亦可用于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
即足月分娩。《儒门事亲》卷五:“夫妇人大产。十月满足降诞者是也。”
病名。清·金德鉴《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风热感于心经,或煎炒热物而生。舌下或左右,或正中,形如圆眼,或如枣核,肿疼不堪,言语不能,舌卷紫硬。”治宜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犀角地黄汤、导赤散、黄连解
见《安徽中草药》。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刺法术语。《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担,指取用两穴(或双穴);截指取用一穴(或单穴)。或指提按手法,《针灸问对》:“右手提引谓之担,左手推案谓之截。担则气来,截则气去。”
即虫胀。见《医学入门·鼓胀》。详虫胀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赤脉贯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