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①指外感、内伤咳嗽经久不愈者。《济生方·咳嗽》:“外则六淫所伤,内则七情所感,连滞岁月,致伤五脏,遂成劳咳者多矣。”即劳嗽。参见该条。②指劳伤五脏而致者。《医学入门》卷五:“劳咳,五劳虚咳也。
舌体稍胖大,色淡而嫩,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参见舌胀大条。
病名。生于胁部的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证治参见肋疽条。
与温针对举。指单纯针刺之法。
手和足的合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实四支(肢),浊阴归六府(腑)。”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千金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
①早晚。②通潮汐。《素问·五脏生成》:“此四支八谿之朝夕也。”
证名。指伤寒病邪在里的病证。①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为里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
即清热开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