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芫荽子

芫荽子

见《现代实用中药》。又名胡荽子香菜子。为伞形科植物芫荽Cor·iandrum sativum L.的果实。主产江苏、安徽、湖北。辛,微温。透疹健胃。①治痘疹透发不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痢疾。煎服:6~12克。②治牙痛,煎水含漱脱肛,醋煮熏洗。果实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芳樟醇,尚有α-和β-蒎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龙脑、莰烯等。另含脂肪油,其脂肪酸中以岩芹酸的含量最高。本品能增进胃肠腺体分泌和促进胆汁分泌。挥发油具有抗皮肤真菌作用。

猜你喜欢

  • 黄喇叭花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 平人

    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古代诊法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与病人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一平人。平人者不病

  • 气虚头痛

    病证名。指气虚清阳不升所致的头痛。见《脉诀·头痛》。《兰室秘藏·头痛门》:“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者,肠胃之所生,乃气虚头痛也。”常兼有神疲乏力,饮食无味,脉弱,或大而无力,遇劳则头痛更甚等。治宜健脾益气

  • 寒挛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 白桃树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丝棉木之别名,详该条。

  • 王汝言

    【介绍】:见王纶条。

  • 痘疮身痒

    病证名。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凡痘初出之时,遍身作痒,抓捏不宁,此系邪火停于肌肤皮肉之间,不能即出,故作痒也。”须按病情分别施治,如痘方出作痒,此邪气欲出,因腠理严密,热毒往来游溢其间,外不得泄,

  • 伏羲

    传说中上古人物,三皇之一。传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印证了中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史实。

  • 水穴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

  • 颅息

    经穴名。代号SJ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颅囟。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后,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和耳小神经的吻合支,并有耳后动、静脉通过。主治头痛、耳鸣、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