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自消容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牛马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病名。出《银海精微》。又名风弦赤眼、风弦赤烂、睑弦赤烂、烂弦风睑,俗称烂眼皮。多由脾胃蕴结湿热,复受风邪,风与湿热相搏,结于睑缘而发。症见胞睑边缘红赤溃烂,痒痛并作,或见睫毛脱落,甚至睑缘变形。相当于
养生类著作。清·丁其誉纂辑。为丁氏个人丛书《寿世秘典》中四部之一。全书包括“养生要论”、“保生月录”、“颐真秘韫”、“食治选要”、“饮食禁忌”诸篇。认为“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
即戎盐。见该条。
五脏的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