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士方
见苏沈良方条。
见苏沈良方条。
温热病的化热阶段。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或由伏热内发。气分以中焦阳明为主,也包括肺、胃、脾、胆、大肠等脏腑。或热郁于肺而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热结胃肠而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
【介绍】:清代医家。生平履贯未详。撰有《资蒙医经》一书。
即补气止血。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灵枢·五变》。漉,如水滤过之意。漉汗,指汗出淋漓的症状。
证名。亦作肢节烦痛。指四肢关节烦热疼痛。《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伤寒论辑义》卷三:“支节者,四肢百节也。若言百节,则似周身百节烦疼,此恐不然,当是四肢之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
舌苔色白,干硬粗糙如砂皮状,称水晶苔,又名白砂苔。系由于素体津亏,复因温疫热毒炽盛,胃津严重受损所致。《温疫论》下卷:“舌上白苔,干硬如砂皮,一名水晶苔,乃自白苔之时,津液干燥,邪虽入胃,不能变黄,宜
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五。即胎萎不长。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郁金,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