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圆翳。历代医籍因其病因、形、色、程度不同而名称各异,实际皆黄睛(晶状体)病变混浊。如先天所致者,名胎患内障;形如枣花者,名枣花内障;黄而明莹者,名如金内障;由于病变程度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胡黄连之别名,详该条。
指皮肤有发热感觉。多由阴虚或阳盛所致。《中藏经·寒热论》:“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热而热者,阳盛也。”若仅局部热痛,须防疮痈。《灵枢·上膈》:“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
即胃苓汤作散剂,治证同。见胃苓汤条。
即透穴法。见该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即蒲桃,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运气中的主气和客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②指脉之常与变。《素问·阴阳类论》:“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又名血汗、肌衄。详血汗条。
灸用器具。出《外科图说》。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用以制作艾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