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3卷。金·李杲撰。撰年不详。约刊于1336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书中分述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眼耳鼻、内障眼、
喉科著作。2卷(又有1卷本及4卷本)。清·郑梅涧约撰于清乾隆年间,后其子郑瀚加以补充,于1838年始由冯相棻刊行。上卷首列“咽喉说”等八篇咽喉病总论,并分别论述了36种喉风的名称(其中包括咽、喉、口、
见《云南中草药》。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孟劬。浙江钱塘人。专门喉科,编著有《白喉证治通考》一书。
病名。指肺虚液少或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伤燥咳嗽》:“天行燥烈,燥从火化,肺被燥伤则必咳嗽。”《不居集》卷十五:“肺燥咳嗽,金性喜清润,润则生水,以滋脏腑。若本体一燥,则水源渐竭,火无所制,
病名。①即脑鸣。见《医学纲目·头风痛》。详该条。②指喉癣经久失治,霉烂起腐,旁生小孔如蚁蛀蚀。预后多不良(《中医临证备要》)。③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如《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此名
气功学丛书。系由邓徽绩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将当时流行的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仙佛合宗》与清代柳华阳的《慧命经》、《金仙证论》四部气功内丹术专著合刊而成。这四部著作主要将前人及自己的经验加
证名。见《外科理例》卷一。指患疮同时出现发热恶寒的症状。因其荣卫不行,经络阻塞,疮毒焮发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兼解表,方用葛根汤,或升麻汤;若脓成而见之,多为气虚血虚所致,宜托里、调补气血,方用四君子汤,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谓此障之形“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蔽瞳人”(《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滑翳内障。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