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阳之正。即手少阳三焦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在头部从手少阳三焦经分出,别走头顶,向下进入缺盆,历走上、中、下三焦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
书名。即《古方新解》的增注本。详古方新解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丹溪心法》卷三。即三才封髓丹第一方,见三才封髓丹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即肾气丸,见该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菟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类证治裁·哮症论治》:“宿哮沉痼者,摄肾真,肾气丸加减。”《临证指南医案·哮》:“宿哮,……病发投以搜逐,而病去必当养正。”病时用葶苈大枣汤或皂荚丸。参见哮证、冷哮、热哮条。
《幼科发挥》卷四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陈皮、半夏曲、炒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猪苓、泽泻、草果、常山、青皮、肉桂、鳖甲(酥炙)各等分。为末,酒煮曲糊为丸,麻子大,陈米汤送下。治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