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又名齿衄、牙宣。《诸病源候论·牙齿病诸候》:“手阳明之支脉,入于齿。头面有风,而阳明脉虚,风挟热乘虚入齿断,搏于血,故血出也。”详见齿衄条。
指中焦上焦。《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七方。枳壳、枳实、川芎、柴胡、陈皮、香附、白芍药、炙甘草。为末,水煎服。治肝实火盛,左胁疼痛。
出《婴童百问》。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病证名。即白喉。见清·郑若溪《喉白阐微》。症治参见白喉条。
出《新修本草》。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二月所行之道。《汉书》:“日有中道,月有九行,……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
出《灵枢·经脉》。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25。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位于侧腰部,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下际(《针灸甲乙经》、《针灸集成》等)。另说“一头齐神阙,一头齐命门,折中是穴”(《循经考穴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