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又称注病。见《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即疰病。详疰条。
指申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下晡甚。”参见十二时条。
【介绍】:见喻化鹏条。
病证名。见佚名《眼科秘笈》。即聚开障。详该条。
见医要集览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白附子之药材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夫多骨疽多有发于手背、足背等处,不专在上腭者。其症皆肿硬一块,久而脱去一骨者便是。其原均属肾虚,肾主骨也。或由疮疽溃久,不能收敛。总因气血不足,肾水素亏,复为寒邪所触
【介绍】: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朝医方书。李常和撰于1927年(丁卯梧秋)。本书着重论述藏府、经络、病机、五运六气、诊脉等生理、病因病理,太少阴阳四象的辨证论治。在《方药合编》的基础上,补遗方28个,诸伤门、杂方门、解毒门中药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