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气平胃散

调气平胃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调气平胃散

药方名称调气平胃散

处方木香乌药白豆蔻仁檀香砂仁各3克藿香3.6克苍术4.5克厚朴(姜汁炒)陈皮各3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调气和中。主冒犯不正之气,胃气不和,腹痛胀满。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医统》卷三十九:调气平胃散

药方名称调气平胃散

别名调气和胃散

处方白豆蔻2钱,丁香2钱,檀香2钱,木香2钱,藿香4分,砂仁4钱,甘草6钱,苍术8钱,厚朴5钱,陈皮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卒暴尸厥,触犯邪气,昏晕卒倒无所知。胃气不和,胀满腹痛。

用法用量调气和胃散(《赤水玄珠》卷十六)。

摘录《医统》卷三十九

《会约》卷八:调气平胃散

药方名称调气平胃散

处方厚朴(姜炒)1钱半,陈皮1钱半,苍术1钱半,甘草8分,砂仁8分,檀香8分,白豆蔻(去壳,微炒)8分,藿香8分。

功能主治秽气感触,或冒寒邪,胀满腹痛,恶心。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温服。

摘录《会约》卷八

猜你喜欢

  • 成炼钟乳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炼钟乳散药方名称成炼钟乳散处方钟乳粉,用成炼者。功能主治治乳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乳汁绝少。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浓煎漏芦汤调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藿香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藿香丸药方名称藿香丸处方藿香木香各45克半夏(汤洗去滑)60克丁香槟榔(锉)各23克白术30克荜澄茄红豆蔻(去皮)各15克制法上药八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加减丹栀逍遥散

    药方名称加减丹栀逍遥散处方白芍3钱,柴胡2钱,茯苓3钱,白术3钱,丹皮2钱,山栀3钱,甘草1钱,焦艾3钱,益母草4钱。功能主治行气解郁。主崩漏由于肝气郁结,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止,色紫兼有血块,少腹胀痛

  • 柏叶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柏叶丸药方名称柏叶丸处方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 芎藭22克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

  • 雚芦汤

    药方名称雚芦汤处方雚芦5两,黍米2合。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腑脏虚弱,或因食甘肥,致蛔虫动作攻心腹痛,痛有休止,喜吐涎及清水。用法用量以水5盏,煮取2盏,去滓。每服半合,空心、午后各1服。摘录《圣

  • 葛花黄连丸

    药方名称葛花黄连丸处方黄连1斤(酒蒸,浸去酒,晒干),枳壳半斤(去瓤,炒),干葛4两,葛花4两(如无,以葛代之),槐花4两,木香3两。制法上为末,留浸黄连酒作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嗜欲恣情,酒

  • 千金丹

    药方名称千金丹别名人马平安散(《兰台轨范》卷四)。处方麝香冰片各6克朱砂15克雄黄硼砂消石各30克金箔100张(或加牛黄)制法上药七味,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中暑,霍乱,及感受不正之气,心神不安,甚至昏

  • 清宁丸

    药方名称清宁丸处方大黄600g绿豆25g车前草25g白术(炒)25g 黑豆25g半夏(制)25g香附(醋制)25g桑叶25g桃枝5g牛乳50g厚朴(姜制)25g麦芽25g陈皮25g侧柏叶25g性状为黑

  • 地肤子煎剂

    药方名称地肤子煎剂处方地肤子15g,蛇床子15g。功能主治毛囊炎。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参橘煎

    《症因脉治》卷四:参橘煎药方名称参橘煎处方人参,橘红藿香功能主治主中暑泄泻,夏秋之际,忽然腹痛,烦闷口渴,暴泻粪水,肠鸣飧泄,痛泻交作,脉虚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症因脉治》卷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