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茶辣

野茶辣

药材名称野茶辣

拼音Yě Chá Là

别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灰毛浆果楝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pedessa cinerascens(Pell.)Hand.Mazz.[C.fruticosa Bl.var.cinerascens Pell.;C.baccifera(Roth)Miq.var.sinenis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根、叶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灰毛浆果楝 灌木或小乔木,高1-10m。小枝被绒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连叶柄长20-30cm;小叶9-11,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0cm,宽3-5cm,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偏斜,全缘或有齿,两面被紧贴的灰黄色柔毛,下面尤密;侧脉8-10对。花两性,圆锥花序腋生,长10-15cm,被柔毛;花萼5裂,外面被柔毛;花瓣5,白色至淡黄色,狭长圆形,先端略尖,外面被紧贴的疏柔毛;雄蕊10,花丝合生成短筒;子房球形,无毛。核果球形,略带肉质,熟时深红色至紫黑色,干后有5棱,5室,直径约5mm。花期4-11月,果期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2400m以下的河岸、路边等地的疏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性味辛;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化湿;行气止痛。主感冒发热;疟疾;痢疾;脘腹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烫伤;皮炎;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注意《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叶狼豆柴

    药材名称大叶狼豆柴拼音Dà Yè Lánɡ Dòu Chá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梯氏木蓝的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小灌木,高1~2米;嫩枝有短

  • 百合子

    《中药大辞典》:百合子药材名称百合子拼音Bǎi Hé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种子。功能主治孙思邈:"治肠风下血,百合子酒炒微赤,研末,汤服。"摘录《中药

  • 接骨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药材名称接骨木拼音Jiē Gǔ Mù别名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陕西]来源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

  • 问题特

    药材名称问题特拼音Wèn Tí T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壶藓科植物并齿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plodon mnioides(Hedw.)B.S.G.[T.bryoides(Zoeg.)

  • 篦齿蒿

    药材名称篦齿蒿拼音Bì Chǐ Hāo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

  • 白蒿

    《中药大辞典》:白蒿药材名称白蒿拼音Bái Hāo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菊

  • 山茱萸

    《中国药典》:山茱萸药材名称山茱萸拼音Shān Zhū Yú英文名FRUCTUS CORNI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

  • 斑花杓兰

    药材名称斑花杓兰拼音Bān Huā Sháo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紫点杓兰的花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pripedium guttatum Sw.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挖,洗净,晾干

  • 华南铁角蕨

    药材名称华南铁角蕨拼音Huá Nán Tiě Jiǎo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华南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plenium austrochinense Ching采收和储藏:

  • 海鹞鱼肝

    药材名称海鹞鱼肝拼音Hǎi Yào Yú 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赤魟科动物赤魟、花点魟及其近缘种的肝脏。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