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仓,见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横生、觅盐生、讨盐生、侧棱。指产时儿手先下。
书名。北京中医医院整理。赵氏擅长中医皮科、外科。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医案,选录51个病种、137例验案,着重介绍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法,对于某些疑难病症、顽固性病症也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疗法;第二部分
病名。指痈之大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肿一寸至二寸疖也,二寸至五寸痈也,五寸至一尺痈疽也,一尺至二尺者名曰竟体痈。”证治见外痈及有头疽条。
书名。2卷(一作4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述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一般认为并非朱氏原著,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
见《广西中草药》。为马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蚕蜕,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海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