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镇定

镇定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在使用分筋理筋等手法结束时,保持手法的短暂静止状态,以巩固和加强其展筋定痛等作用的一类手法。操作方法有两种:①用手指或手掌静压在患处片刻。②用手握住患部肢体的远端,将患部固定在有利于恢复的姿势,停留片刻。

猜你喜欢

  • 呿吟(yí 移)

    病人痛苦呻吟的声音。呿为开口发出的声音,吟为闭口发出的声音,一般声高气粗为实,声低气微为虚。《素问·宝命全形论》:“呿吟至微,秋毫在目。”此乃强调医生须明察患者微小的动态变化,那怕是张口或闭口的表现。

  • 止痛没药散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方。没药二两,芒硝、大黄各一两半,血竭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热茶水调下。治血灌瞳人,症见目睛疼痛,瞳人如血灌红色。

  • 脑发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勇疽。见该条。

  • 心掣

    古病名。属怔忡之类。掣,牵引。以心悸掣动为主症,故名。多因心气虚寒,或胆与三焦之火传心所致。症见心动不宁,有牵引、紧缩感,甚则作痛,伴少气,咳呛或便泄。《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 失气

    ①证名。出《素问·咳论》。指气体从肛门排出,亦称矢气,俗称放屁。失气频频,多因脾虚饮食不化,或肝胃气滞所致。治宜健脾消食,行气和中。伤寒阳明腑实也见矢气,腹满。参见转矢气条。②指丧失真气之意。《灵枢·

  • 髀骨

    ①出《素问·骨空论》。指股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鎚,接于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②指桡骨。《沿身骨脉论》:“辅臂骨者髀骨。”③

  • 胁疽

    病名。系生于胁部之无头疽。出《外科理例》卷四。由足厥阴肝经郁火积聚而发。初起如梅李,坚硬平塌,漫肿木疼,不红不热,成脓迟缓,溃后脓水清稀,早期治宜柴胡清肝汤,溃后托里消毒散内服。余同溃疡治疗。

  • 血竭内消丸

    见《外科大成》卷二。即内消退管丸,见该条。

  • 胎溻皮疮

    病名。指初生儿有肉无皮的一种病症。见《外科启玄》卷八。又名溻皮疮。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梅毒传染胎儿所致。症见患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迅速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

  • 山家清供

    食疗烹饪专著。二卷。宋·林洪著。撰年不详。本书以笔记形式撰写,书中列一百零四种馔之品,多数由作者亲自品尝和体验过,故颇有心得。本书与宋以前的食疗著作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过去的食方大部分以食配药,食药相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