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象或挂图。此类图象,在唐代以前已有多种流传,均佚。现存近代的明堂图有题为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的一种,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凤尾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指胆汁。《难经·四十二难》:“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②指血液。《难经·四十二难》:“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通常指第一种说法。
即气少。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辛夷之别名,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傍针刺。见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陈皮、姜半夏、茯苓、威灵仙各一钱,制苍术、姜厚朴、柴胡、黄芩各八分,青皮、槟榔各六分,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饥时服,渣再煎服。治疟疾
痰证之一。即热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见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