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②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连钱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奇效良方》。即纹色。详该条。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即目赤烂。详该条。
病证名。“因阴虚不足,滞而不行,血至午后则敛,而气不充其血”(《古今医统》),故于午后视物昏朦。宜滋阴、益气、补血,用回阳汤加减。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
五行的气化。五行之间,相反相成,不断变化发展。《素问·五常政大论》:“五化宣平。”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①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分三之别名。②见《草药手册》。为杜茎山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出《外台秘要》卷二十九。即骨折。详该条。
即十二官。出《素问·灵兰秘典论》。详十二官条。
肛漏治法。《古今医统》:“……指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即用药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筋挂开漏管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扎线的张力,逐渐使局部气血阻断,使组织缓慢发生坏死,从而达到逐步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