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儿科著作。即《遂生编》和《福幼编》的合刊本。或有名《保赤联珠》、《庄氏慈幼二种》者。详遂生篇、福幼篇各条。
见《医学入门》。为五味子之处方名,详该条。
证名。一作噁心。指胃气上逆,泛噁欲吐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恶心者,由心下有停水积饮所为也。……水饮之气不散,上乘于心,復遇冷气所加之,故令火气不宣,则心里澹澹然,欲吐,名为恶心也。”《罗氏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濛濛,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治法:虚证宜养血补肝,祛风止泪,用止泪补肝散加减;实证宜疏风清热散邪,用川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五。即香连丸第四方。见香连丸条。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五色旁通五脏图》1卷,已佚。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骨折同。详见该条。
【介绍】:宋代医生。与生平不详。撰有《简验方》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