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附阳

附阳

【介绍】:

跗阳条。

猜你喜欢

  • 艾卷灸

    即艾条灸,见该条。

  • 嘈杂

    证名。见《丹溪心法》。一作杂。俗称心嘈。《医学正传·嘈杂嗳气》:“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有火、痰、酸水浸心作嘈、气郁胸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因火所致嘈杂者,兼

  • 马痫

    病名。六畜痫之一。即马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二壮。”参见六畜痫、马癫条。

  • 吕晚村

    【介绍】:见吕留良条。

  • 壮火

    指过亢的、能耗损人体正气的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食气,……壮火散气。”

  • 小救驾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 长生果

    出《本经逢原》。为落花生之别名,详该条。

  • 浸淫疮

    病名。是一种瘙痒性湿疮。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浅搔之曼延长不止,搔痒者,初如疥,搔之转生汁相连是也。”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成。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

  • 气池

    推拿穴位名。又名坎下。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气池,在目下胞,一名坎下。”与目上胞(风池)同作望诊之处。《小儿推拿广意·上卷》:“风气二池黄吐逆,若黄舌色定为风,惊啼烦躁红

  • 治肠痈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方。①薏苡仁、桔梗、麦门冬各三两,败酱草、牡丹皮、甘草、生姜、茯苓各二两,丹参、芍药各四两,生地黄五两。为粗末,水煎,分三次服。治肠痈。②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两,冬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