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雁肪

雁肪

《中药大辞典》:雁肪

药材名称雁肪

拼音Yàn Fánɡ

别名鹜肪(《本经》),雁膏(盂洗)。

出处《本经》

来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雁肉"条。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小冷。"

功能主治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

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②《别录》:"长毛发须眉。"

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

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

复方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

②治结热澼,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雁肪

药材名称雁肪

拼音Yàn Fánɡ

英文名Wild goose fat

别名鹜肪、雁膏、雁脂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白额雁、鸿雁等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ser albifrons(Scopoli)2.Anset cygnoides(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除去羽毛及内脏后,剥取脂肪,鲜用或炼油备用。

原形态1.白额雁,雄鸟体长约70cm,雌鸟较小。嘴扁平,被有软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质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额皆有白色横纹。头和颈、背部羽毛棕黑,羽缘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缘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规则黑斑。幼鸟无此黑斑,嘴基亦无白纹。腿和脚橙黄色,有4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小而不着地,蹼淡黄色;爪短而钝,白色或黑色。

2.鸿雁,雄鸟成体长约90cm,雌鸟较雄鸟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条黑褐色颚纹,颏及喉棕红。头顶至枕部为棕褐色,向后渐深。颈部除正中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级飞羽暗褐色,羽缘淡棕色;初级飞羽灰褐,端部转黑褐色;次级飞浓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缘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颈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红色,向后渐淡至下腹转为纯白色。胁部暗褐,羽缘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后白,尾下覆羽和尾侧覆羽纯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状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跖橙黄色,爪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旷野、湖泊、河川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可见于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芦苇间筑巢。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贝类。每年4-5月产卵,每窝5-8枚,呈乳白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南部、包头、阿尔泰山脉、黄河上游、河北、青岛;长江下游;福建、台湾。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活血舒筋。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腰脚痿弱;耳聋;脱发;结热胸痞;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炼油,适量。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①治风挛拘急、偏枯,血气不通利: 雁肪四两,炼滤过,每日空心暖酒一杯,肪一匙头,饮之。(《食医心镜》)②治结热BI,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 雁肪一具,甘草(炙)、当归、桂心、芍药、人参石膏各二两(碎),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大枣二十枚(擘),大黄二两。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外台秘要方》雁肪汤)

各家论述1.《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

2.《别录》:长毛发须眉。

3. 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

4. 孟诜:雁膏可含生发膏,仍治耳聋。

5.《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

6.《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杨梅

    《中药大辞典》:地杨梅药材名称地杨梅拼音Dì Yánɡ Méi出处《本草抬遗》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丛生;细长而尖,边缘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莎草蕨

    药材名称莎草蕨拼音Suō Cǎo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Fingered Schizae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蕨科植物莎草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鸡爪簕

    药材名称鸡爪簕拼音Jī Zhuǎ Lè别名塘角鱼竻、痧麻木、九耳木、凉粉木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爪簕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dia sinensis (Lour.) Schult.采收

  • 光风轮菜

    药材名称光风轮菜别名节节花、剪刀草、野仙草、叶底红、红熏草、野香草、铁箍散、泛红草、四季秋、鲤鱼草、野草莳、四季青[浙江]来源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光风轮菜Clinopodium confine (Han

  • 粗腿羊肚菜

    药材名称粗腿羊肚菜别名皱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

  • 八哥

    药材名称八哥拼音Bā Gē别名寒皋(《淮南万毕术》),鸲鹆(《唐本草》),花鹆(《荆楚岁时记》),哵哵鸟(《广韵》)。出处《纲目》来源为椋鸟科动物八哥的肉。原形态八哥(《纲目》) 体长约25厘米。嘴形

  • 四季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季青药材名称四季青拼音Sì Jì Qīnɡ别名红冬青、油叶树、树顶子来源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Ilex chinensis Sims.以根皮、叶及种子入药。根

  • 红酸杆

    药材名称红酸杆拼音Hónɡ Suān Gǎn别名太阳草、石辣蓼、水绣球、石头花、石头菜、石莽草来源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 鳖甲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鳖甲胶药材名称鳖甲胶拼音Biē Jiǎ Jiāo别名别甲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 sinensis (Wiegmann),以背甲熬制成的膏入药。生境分部主产山东、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