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樟

黄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樟

药材名称黄樟

拼音Huánɡ Zhānɡ

别名海南香、南安、香湖、猴樟大叶樟

来源樟科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中南、西南地区。

性味微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樟

药材名称黄樟

拼音Huánɡ Zhānɡ

别名樟木、山椒、油樟、大叶樟臭樟冰片树。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黄樟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porrectum(Poxb.)Kosterm.[Laurus porrecta Roxb.;Cinnamomum parthenoxylum(Jack)Nees]

采收和储藏:根、树皮、叶全年均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产区多利用根枝及废材经过蒸馏提取樟脑油,并精制成颗粒状结晶。

原形态黄樟常绿乔木,高10-25m。树皮暗灰褐色,纵裂。枝条绿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无毛;叶片椭圆状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带粉绿色,两面无毛,羽状脉,侧脉4-5对,侧脉脉腋在叶上面不明显凸起,下面无腺窝,革质。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4.5-8cm,无毛。花两性,长约3mm,黄绿色;花梗细,长约4mm;花被筒倒锥形,长约1mm,花被裂片椭圆形,长约2mm,宽约1.2mm,具点,先端钝尖,花被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丝被短柔毛,第1、2轮雄蕊长约1.5mm,花药卵圆形,与花丝近等长,第3轮雄蕊长约1.7mm,花药长圆形,长约0.7mm,花丝近基部有1对近心形腺体;退化雄蕊3,三角状心形,连柄长不及1mm,柄被短柔毛,位于最内一轮;子房球形,长约1mm,无毛,花柱弯曲,长约1mm,柱头不明显3浅裂,果实球形,直径6-8mm,黑色;果托倒锥形,长约1cm,有纵长条纹。花期3-5月,果期4-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栽培1.生物学特性 多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和山谷的常绿阔叶混交林或灌木丛中,耐阴,喜湿润肥厚的酸性土。

2.栽培技术 参见"臭樟"和"樟木"条。

化学成分叶、树干和树根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黄樟醚(safrole),β-蒎烯(β-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及少量的丁香油酚(eugenol),桂皮醛(cinnamaldehyde)等。

叶含挥发油,按照叶油主要成分的差异已发现五个类型:①以桉叶素(cineole)为主,含量达60%。②以芳樟醇(linalool)为主,湖北产的黄樟叶油主要含左旋一芳樟醇,含量达81.41%。广东产的主要以右旋-芳樟醇为主,含量达95.08%。③樟脑型,以樟脑(camphor)为主。④柠檬醛型,含α-,β-柠檬醛(citral)达64.11%。⑤黄樟醚型,主要含黄樟醚。

性味辛;微苦;温

归经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行气活血。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寒腹痛;泄泻;痢疾;跌打损伤;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或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野豌豆

    药材名称山野豌豆拼音Shān Yě Wān Dòu别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国产牧草植物》),山黑豆(《东北药植志》),透骨草、草

  • 碱蓬

    《中药大辞典》:碱蓬药材名称碱蓬拼音Jiǎn Pénɡ别名盐蓬(《救荒本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藜科植物灰绿碱蓬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有条纹,上部多分枝;

  • 灯台树果

    药材名称灯台树果拼音Dēnɡ Tái Shù Guǒ英文名Bothrocaryum controuersa(Hemsl.)Poyark.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灯台树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山砂姜

    药材名称山砂姜拼音Shān Shā Ji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Greenflower Peristylus别名斑叶玉凤兰、珍珠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

  • 飞蛾藤

    药材名称飞蛾藤来源旋花科飞蛾藤Porana racemosa Rox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功能主治发表、消食积。主治伤风感冒,食积不消。用法用量3~5钱。

  • 花叶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叶子药材名称花叶子别名斑叶兰来源兰科花叶子Paphiopedilum parishii (Reichb. f.) Pfit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

  • 狭叶桃叶珊瑚

    药材名称狭叶桃叶珊瑚拼音Xiá Yè Táo Yè Shān Hú别名五爪金龙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狭叶桃叶珊瑚的枝、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chinensis Benth.var

  • 防风花

    《中药大辞典》:防风花药材名称防风花拼音Fánɡ Fēnɡ Huā出处《药性论》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花。功能主治《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得,经脉虚羸,骨节间疼痛。

  • 野烟

    《中药大辞典》:野烟药材名称野烟拼音Yě Yān别名大将军、红雪柳、红野莴笋、红麻菠萝(《云南中草药》),破天菜(《全展选编、内科》),彪蚌法(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桔梗科植物野烟的根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