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以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官阶正三品。
见《湖南药物志》。为八角乌之别名,详该条。
解剖名。出《银海精微》。又名眼帘、虹彩。即今之虹膜,位于黑睛后内。其色因人种而异,我国多为黑褐色。黄仁中央有约2.5~4毫米大小之圆形洞孔,名瞳神。黄二居风轮之里层,内应于肝,肝胆相表里,故病变常与肝
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
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指听功能。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壁虎,详该条。
病名。白喉早期的名称,俗称白菌。《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重楼玉钥》卷上:“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违……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误治,遂至不救。”
即疏肝。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尾骨伤。见尾闾骨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