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佛指甲

佛指甲

《中药大辞典》:佛指甲

药材名称佛指甲

拼音Fó Zhī Jiɑ

别名瓦松(《滇南本草》),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云南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景天科植物佛指甲茎叶。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18厘米,全体无毛,着地部分节节生根。茎淡红色,上有突起的紫红色细斑点,上部多分枝。叶轮生或对生,线形,长7~25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近短尖,基部有短矩,两面均绿色。聚伞花序,疏散;花细小,黄色;萼片5,叶状,有时具假矩,线状披针形,通常不相等;花瓣5,卵状披针形,长4~6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长锐尖;雄蕊10,花丝丝状,长2.5~4毫米,花药椭圆形,黄色,背着;心皮5,分离,花柱5,与雄蕊等长。蓇葖果。花期夏末。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微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祛风湿。治咽喉肿痛,鼻衄,风热头昏,风湿关节痛,鼻疳,湿疹,疮毒。

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消乳蛾,行经络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洗疮湿热毒。"

②《滇南本草图说》:"捣敷囟门,止鼻衄不止,包打伤亦良。"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降血压,祛风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①治咽喉肿,乳蛾疼痛:新鲜瓦松不拘多少,捣烂,加清水搅浊后,澄清,去渣不用。能用酒者,点酒服;不饮酒者,点醋服。(《滇南本草》)

②治风热头昏,眼雾,高血压:瓦花一至六钱。水煎服。

③治风湿关节痛:瓦花根三钱,水煎服。

④治湿疹,疮毒:鲜瓦花,煎水外洗或捣烂敷患处。(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⑤治鼻疳烂通其孔,不收口者:瓦松烧存性,研末搽之。(《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佛指甲

药材名称佛指甲

拼音Fó Zhī Jiɑ

英文名Herb of Manystem Stonecrop

别名瓦松、瓦花、滇瓦花石花、石根、九头狮子草、岩如意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金茎景天的茎叶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ulticaule Wall.[S.mekongense Praeg.]

采收和储藏:丛春夏季采收全草,茎、叶和根切断分开,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茎景一,多年生草本,高5-15cm。全株无毛。茎丛生,不分枝,着地部分节节生根。叶互生;叶片线形至狭长圆形,长10-15mm,宽1-2mm,先端渐尖,基部有短距。蝎尾状聚伞花序,顶生,有数个分枝;花细小,近无柄;萼片5,不等长,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4mm,先端渐尖,有细尖头;花瓣5,黄色,卵状长圆形,长4-6mm,宽1.5mm,先端有长锐尖,基部稍合生;雄蕊10,2轮,均较花瓣稍短;鳞片5,细小,匙状四方形,先端微凹;心皮5,极开展,长3.5-5mm,腹面囊状突起。蓇葖果,星状开裂,长4-6mm。种子多数,卵圆形,有乳头状突起。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3500m的山坡岩石上或灌木丛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部、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甘;微辛;性微寒

归经肺;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湿。主咽喉肿痛;口腔溃汤;湿疹疮毒;鼻衄;咳血;咯血;风湿痹痛;风热头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捣汁,鲜品50-10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消乳蛾,行经络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洗疮湿热毒。

2.《滇南本草图说》:捣敷囟门,止鼻衄不止,包打伤亦良。

3.《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降血压,祛风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铁包金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包金药材名称铁包金拼音Tiě Bāo Jīn别名鼠乳根、老鼠耳、鸭公青、乌龙根来源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细叶勾儿茶Berchemia lineata (L.)DC.,以根入药。全年可

  • 广防己

    《中国药典》:广防己药材名称广防己拼音Guǎnɡ Fánɡ Jǐ英文名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

  • 水棘针

    药材名称水棘针拼音Shuǐ Jí Zhēn别名山油子、土荆芥、细叶山紫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thystea caerule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

  • 地梅子

    药材名称地梅子别名黄刺儿根、黄果悬钩子来源蔷薇科地梅子Rubus xanthocarpu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

  • 三棱

    《中国药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拼音Sān Lénɡ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

  • 款冬花

    《中国药典》:款冬花药材名称款冬花拼音Kuǎn Dōnɡ Huā英文名FLOS FARFARAE别名冬花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

  • 九味一枝蒿

    药材名称九味一枝蒿拼音Jiǔ Wèi Yì Zhī Hā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bractelole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

  • 碎骨子

    《中药大辞典》:碎骨子药材名称碎骨子拼音Suì Gǔ Zi别名竹叶麦冬(《江西草药》)。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根茎及块根。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淡竹叶&

  • 白藤

    《中药大辞典》:白藤药材名称白藤拼音Bái Ténɡ别名大发汗、白花藤、大毛豆、断肠叶(《云南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滇桂崖豆藤的根或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玉竹

    《中国药典》:玉竹药材名称玉竹拼音Yù Zhú英文名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别名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