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刺果卫矛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

药材名称刺果卫矛

拼音Cì Guǒ Wèi Máo

别名扣子花、岩风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全年可采。

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叶对生,薄革质,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在叶基3出状,在叶面下陷;具短柄。聚伞花序3~4回分枝,总花梗长2~4厘米,花梗长4~5毫米;花白绿色,直径约7毫米,4数;雄蕊具锥形花丝。蒴果球形,淡黄色,密生淡黄色细长软刺。种子有橙黄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密林潮湿岩缝中。分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驱风除湿,止痛。治风湿疼痛,劳伤。

复方①治风湿疼痛:扣子花一两,煨水服;或煨水洗患处。

②治劳伤:扣子花一两,泡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刺果卫矛

药材名称刺果卫矛

拼音Cì Guǒ Wèi Máo

英文名Root of Wilson Euonymus

别名扣子花、岩风、小梅花树。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wilosnii Sprague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长刺卫矛常绿攀援状灌木,植株高达6m。单叶对生;叶柄长1-1.5cm;叶片薄革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8-15cm,宽2-5cm,先端渐尖,边缘具疏浅齿,基部楔形,侧脉在叶基3出。聚伞花序三至四回分歧,总花梗长2-4cm,花梗长4-5mm;花白绿色,4数,直径约7mm。蒴果淡黄色,密生淡黄色细长软刺,直径(连刺)约2cm,刺长5-8mm。种子有橙黄色假种皮。花期6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辛;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主风湿痹痛;劳伤;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虫蚁菜

    药材名称虫蚁菜拼音Chónɡ Yǐ Cài别名张麻、止血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

  • 花被单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被单药材名称花被单拼音Huā Bèi Dān别名八面风、长蕊珍珠菜来源报春花科花被单Lysimachia lobelioides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

  • 大虎耳草

    《中药大辞典》:大虎耳草药材名称大虎耳草拼音Dà Hǔ ěr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虎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有毛。茎直立,高约20厘米,肉质,疏

  • 玉米油

    药材名称玉米油拼音Yù Mǐ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种子经榨取而得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采收和储藏:种子成熟时采集,晒干,榨取油。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

  • 宝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药材名称宝盖草拼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 白果叶

    《中药大辞典》:白果叶药材名称白果叶拼音Bái Guǒ Yè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性状干燥叶片,大多折叠或已破碎,完整者呈扇形。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时中间

  • 密马

    《中药大辞典》:密马药材名称密马拼音Mì Mǎ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豆科植物美花兔尾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美花兔尾草,又名:蜈蚣草。半灌木,高30~60厘米。茎粗,稍有分枝,被毛。单数

  • 帕梯

    药材名称帕梯拼音Pà Tī别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霉兜树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5~7米。叶

  • 红雪柳

    药材名称红雪柳别名红色大雪柳、大雪柳、雪柳、大理山梗菜来源桔梗科红雪柳Lobelia taliensis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杀菌,解毒。主治疟疾

  • 荛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荛花药材名称荛花拼音Ráo Huā别名山皮条、白色矮陀陀、半边梅、竹腊皮、铁扇子来源瑞香科荛花Wikstroemia canescens (Wall.)Meisn.,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