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单头紫菀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

药材名称单头紫菀

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基部带紫红色,有纵棱,并疏生短毛。基部叶花后雕落;中部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12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呈圆耳状,无柄,半抱于茎,边缘具细齿,两面具短硬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的上部叶腋;总苞倒圆锥形,苞片多层,卵状椭圆形,先端圆钝,边缘略带红色;花杂性,舌状花雌性,白色或略带碧紫色;管状花两性,黄色。瘦果倒卵形,冠毛白色。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低山坡、丘陵疏林下、灌丛中及路边草地。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性味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止痒。

复方①治感冒发热:单头紫菀全草五钱。水煎服。

②治痢疾:单头紫菀二两。水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单头紫菀

药材名称单头紫菀

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英文名Herb of Turbinate Aster

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一枝香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turbinatus S. Moor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鲜用或扎把晒干。

原形态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有根茎。茎粗壮,常单生,被糙或有长粗毛,下部有较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落,叶片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长4-10cm,宽3-7cm,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4-8cm稀12cm,宽1-3cm,有浅齿,基部有抱茎的圆形小耳,先端尖或渐尖;上部叶小,卵圆形或披针形;全部叶两面被短粗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中脉在下面突起,有离基三出脉及2-3对侧脉。头状花序直径2-4cm,单生或2-3个簇生上部叶腋,花序梗长1.5-5cm,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总苞倒锥形,长10-12mm,径10-18mm。总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常带紫红色,有缘毛;外层卵圆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内层长圆状线形,先端圆形;舌状花约20余个;舌片蓝紫色,长达14mm;管状花长6.5mm,裂片长1.7mm;花柱附片长达1mm;冠毛白色,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两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800m的低山山谷、溪岸工林阴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药理作用本品水煎液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宋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痢。主感冒发热;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苦菜

    药材名称滇苦菜拼音Diān Kǔ Cài别名苦马菜、滇苦苣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金钩如意草

    药材名称金钩如意草拼音Jīn Gōu Rú Yì Cǎo别名水黄连、五味草、水金钩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来源罂粟科金钩如意草Coryolalls taliensis Franch.

  • 笔管榕

    药材名称笔管榕拼音Bǐ Guǎn Rónɡ别名笔管树、漆娘舅、鸟榕、雀榕来源桑科笔管榕Ficus wightiana Wal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

  • 紫花卫矛

    药材名称紫花卫矛拼音Zǐ Huā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紫花卫矛的根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porphyreus Loe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枝,鲜用或切段晒

  • 糙壳菱蟹

    药材名称糙壳菱蟹拼音Cāo Ké Línɡ Xiè别名石蟹来源药材基源:为菱蟹科动物粗糙菱蟹的肉、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ldorfia horrida(Linnaeus)[Parthenope

  • 长瓦韦

    《中药大辞典》:长瓦韦药材名称长瓦韦拼音Chánɡ Wǎ Wéi别名扎柏(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长瓦韦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附生草本,长约20余

  • 刺叶苏铁

    药材名称刺叶苏铁拼音Cì Yè Sū Tiě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umphii Miq.原形态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

  • 珊瑚

    《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药材名称珊瑚拼音Shān Hú来源矾花科红珊瑚属Corallium动物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性味甘,平。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明目。用于惊风,癫痫,角膜云翳。用法用量内服少

  • 蛇疙瘩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野黄姜、岩陀、毛头寒、半边伞、紫姜、大红袍、岩七、红升麻[云南]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集,晒

  • 金挖耳根

    《中药大辞典》:金挖耳根药材名称金挖耳根拼音Jīn Wā ěr Gēn别名野烟头(《重庆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秋季采收。性味《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