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南方露珠草

南方露珠草

药材名称南方露珠草

拼音Nán Fānɡ Lù Zhū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 Circaea

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南方露珠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aea mollis sieb et Zucc[C. coreana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暗无天日干。秋季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60cm。茎密被弯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2cm,具短弯曲柔毛;叶片狭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12cm,宽2-4.5cm,被疏短曲柔毛,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稀为圆形,边缘有疏锯齿,被短弯曲柔毛。总状药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被弯曲柔毛或近无毛;苞片小;药两性;萼筒卵形,先端裂片2;花瓣2,倒卵形,长约花萼裂片的一半,先端凹缺;雄蕊2;子房下位,2室。果实坚果状,倒卵状球形,长3-3.5mm,直径约3mm,具4纵沟,外被钩状毛;果柄被短柔毛或近无毛,稍长于果实或近等长。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河北、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主风湿痹痛;跌打瘀肿;乳痈;瘰疬;疮肿;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绞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祛风湿,止痛功能。外敷无名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披麻草

    药材名称披麻草拼音Pī Má C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辛,温,有大毒。功能主治内服催吐,撑骨,祛窃。外用止血,止痛,通窍。

  • 大浮萍

    《中药大辞典》:大浮萍药材名称大浮萍拼音Dà Fú Pínɡ别名大薸(《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

  • 竹鱼

    《中药大辞典》:竹鱼药材名称竹鱼拼音Zhú Yú别名足鱼(《医林纂要》),野鲮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边类》)。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野鲮鱼的肉。原形态体长,稍侧扁

  • 复生草

    药材名称复生草别名扁竹兰、扁竹参、叉柱岩菖蒲、九节莲来源百合科复生草Tofieldia divergens Bur. et Franch.[Tofieldia yunnanensis Franch.]

  • 过山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过山青药材名称过山青拼音Guò Shān Qīnɡ来源亚麻科石海椒属植物石海椒Reinwardtia trigyna (Roxb.) Planch.,以嫩枝和叶入药。春夏

  • 蔷薇根

    《中药大辞典》:蔷薇根药材名称蔷薇根拼音Qiánɡ Wē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根。全年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化学成分根含委陵菜酸。根皮含鞣质23.3%。鲜叶含维生

  • 田旋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田旋花药材名称田旋花拼音Tián Xuán Huā别名箭叶旋花、野牵牛、猪草、车子蔓、曲节藤、鸡儿弯、中国旋花来源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

  • 革叶蓼

    药材名称革叶蓼拼音Gé Yè Liǎo来源蓼科革叶蓼Polygonum coriaceum Sam.,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西藏。性味苦,寒。有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急性

  • 裸茎千里光

    药材名称裸茎千里光别名紫背草来源菊科裸茎千里光Senecio nudicaulis Buch.-Ha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辛、微酸、涩,平。功能主治消炎,清热,通经活络,利湿,调经。主治

  • 丝瓜皮

    《中药大辞典》:丝瓜皮药材名称丝瓜皮拼音Sī Guā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种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果皮。夏、秋间,食用丝瓜时,收集削下的果皮,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