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咸酸蔃

咸酸蔃

《中药大辞典》:咸酸蔃

药材名称咸酸蔃

拼音Xián Suān Qiánɡ

别名丧间(《生草药性备要》),入地龙、酸味蔃(《岭南采药录》)。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

原形态白花酸藤果,又名:信筒子、拟茶藨子、羊公板仔。

小灌木,高90~120厘米,分枝,无毛,有时成蔓状。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5~7.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无毛,下面常绿带白色;叶柄长5~7毫米,有狭边缘。圆锥花序顶生兼上部腋生,密被短柔毛;苞小;花极小,杂性,花梗长3毫米;萼小,5深裂,锐头;花瓣5,白色,长约2毫米,有缘毛;雄蕊5,花丝多少着生于花瓣,药卵状长椭圆形;子房上位,在雌花中呈卵形,在雄花中退化为圆锥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浆果球形,径2~3毫米。种子球形,基部有孔。花期1月。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2.45%蒽贝素。又含维兰素。

药理作用其干燥果实有杀绦虫作用,有效成分是蒽贝素。在印度用作避孕药,能抑制子宫内膜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性味①《生萆蓟性备要》:"味甘酸,性平。"

②《本草求原》:"甘辛,平。"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闭,小儿头疮,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消肿,散毒,止痛,理跌打。"

②《本草求原》:"浸酒壮筋骨,洗小儿烂头。"

③《岭南采药录》:"凡经闭,以之和猪精肉煎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咸酸蔃

药材名称咸酸蔃

拼音Xián Suān Qiánɡ

别名丧间、入地龙、酸味蔃、水林果、枪子果、蓑衣果、早禾藤、牛皮蕊、牛尾藤、小种南藤、羊公板仔、碎米果、黑头果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白花酸藤果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ribes Burm.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攀援灌木或藤本,长3-6m,有时达9m以上。老枝有明显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10mm,两侧具狭翅;叶片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约3.5cm,先端钝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线,背面有时被薄粉,腺点不明显,中脉隆起,侧脉不明显。圆锥花序,顶生,长5-15cm,被疏乳头状突起或密被微柔毛;花梗长1.5mm以上;小苞片钻形或三角形,长约1mm,外面被疏微柔毛;花5数,稀4数;花萼基部连合达萼长的1/2,萼片三角形,外面被柔毛,有时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花瓣淡绿色或白色,分离,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5-2mm,外面被疏微柔毛,边缘和内面被密乳头状突起,具疏腺点;雄蕊在雄花中着生于花瓣中部,与花瓣几等长,花丝较花药长1倍,花药卵形或长圆形,背部具腺点,在雌花中较花瓣短;雌花在雄花中退化,较花瓣短,柱头头状或盾状。果球形或卵形,直径3-4mm,稀达5mm,红色或深紫色,无毛,干时具皱纹或隆起的腺点。花期1-7月,果期5-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2000m的林缘、山坡或路旁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7cm,宽约2.5cm,先端钝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无毛,背面有时被薄粉,腺点不明显;叶柄长5-7mm。气微,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果实含2.45%蒽贝素(Embelin)。又含维兰素(Vilangin)。

药理作用其干燥果实有杀绦虫作用,有效成分是蒽贝素。在印度用作避孕药,能抑制子宫内膜的碱性磷酸酶活性。

性味辛;酸;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闭经;痢疾;腹泻;小儿头疮;皮肤瘙痒;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消肿,散毒,止痛,理跌打。

2.《本草求原》:浸酒壮筋骨,洗小儿烂头。

3.《岭南采药录》:凡经闭,以之和猪精肉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婆婆纳

    药材名称小婆婆纳拼音Xiǎo Pó Pó Nà别名百里香叶婆婆纳、仙桃草、地涩涩来源玄参科小婆婆纳Veronica serpyllifol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伞梗虎耳草

    药材名称伞梗虎耳草别名松木蒂来源虎耳草科伞梗虎耳草Saxifraga pasumensis Marq. et Shaw. f. integrifolia Jeei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

  • 鳢鱼肠

    《中药大辞典》:鳢鱼肠药材名称鳢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别录》来源为鳢科动物乌鳢的肠。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以五味炙,贴痔瘘及蚛骭,良久即去之。"

  • 猫爪草

    《中国药典》:猫爪草药材名称猫爪草拼音Māo Zhuǎ Cǎo英文名RADIX RANUNCULI TERNATI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小毛茛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的干燥

  • 乌头附子尖

    《中药大辞典》:乌头附子尖药材名称乌头附子尖拼音Wū Tóu Fù Zǐ Jiān别名川乌头尖(《养生必用方》),附子尖(《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川乌尖(《澹寮方》)。出处《纲目》

  • 鹿蹄根

    药材名称鹿蹄根拼音Lù Tí Gēn别名绿泥根(《福建民间草药》)。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冻绿的根、根皮或树皮。原形态冻绿,又名:红冻、狗李、油葫芦子、搭绿皮、大脑头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紫八宝

    药材名称紫八宝拼音Zǐ Bā Bǎo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大科植物紫八宝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purpureum(L.)Holub[Sedumpur pureum(L.)

  • 泡桐叶

    药材名称泡桐叶拼音Pào Tónɡ Yè别名桐叶、白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 P.tome

  • 光叶巴豆树

    药材名称光叶巴豆树拼音Guānɡ Yè Bā Dòu Shù别名抱龙(傣)来源大戟科光叶巴豆树Croton laevigatus Vah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