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附

土附

《中药大辞典》:土附

药材名称土附

拼音Tǔ Fù

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演繁露》),吐哺(《三才藻异》),土鲋鱼(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鱼(《嘉兴县志》),鲋鱼(《湖州府志》),土鹜、土哺(《钱塘县志》),上鲋(《随息居饮食谱》)。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塘鳢鱼科动物鳢鱼全体

原形态体粗壮,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10余厘米。头部大,稍扁平,且较躯体为阔。口上位,口裂宽大,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都有细齿,呈带状排列。鳃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间隔凹入。体侧及背部被栉鳞,腹部为圆鳞,侧线鳞33~37。生殖乳突明显,雌者较宽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细。背鳍2个,第1背鳍7~8,鳍条不分枝。第2背鳍18~9。臀鳍17。胸鳍大,腹鳍胸位,尾鳍圆形。背部黑褐色,体侧有黑色斑纹,腹部淡黄色,无黑色斑点,各鳍都有淡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

多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喜栖息于泥沙、杂草和碎石相混杂的岸边浅水中,游泳力不强。产卵期4月~6月。冬季潜伏水层较深处或石块下越冬。

本动物的卵子(土附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补脾胃,益元气,养荣血。"

②《纲目拾遗》:"补脾胃,治噎膈,除水肿湿气,疗一切疮疥,又能扶阳。"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附

药材名称土附

拼音Tǔ Fù

英文名common monkshood prepared daughter root

别名土部、鲈鳢、荡部、荡鱼、土步、吐哺、土鯆鱼、菜花鱼、鲋鱼、土骛、土哺、土鲋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塘鳢科动物沙塘鳢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dontobut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沙塘鳢,体粗壮,前部呈圆筒形,后部侧扁。体长约18cm。头部大,稍扁平,较躯体为阔。口上位,口裂宽方,下颌长于上颌。鳞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间隔凹入。体侧和背部被栉鳞;腹部为圆鳞,侧线鳞33-37。生殖乳突明显,雌者较宽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细。背倒塌2个。第1背鳍Ⅶ-Ⅷ,第2背鳍Ⅰ,8-9。臀鳍Ⅰ,7。胸鳍大,腹鳍胸位,尾鳍圆形。背部黑褐色,体侧有黑色斑纹,腹部淡黄,无黑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生活于河沟及湖泊中喜栖息于泥沙、杂草和碎石较多且相混杂的岸边浅水中游泳力不强。产卵期4-6月。

资源分布:分布一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每100克土附肉中含水分82g,蛋白质15.9g,脂肪0.5g,碳水化物0.4g,灰分1.2g,钙109mg,磷232mg,铁1.9mg。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除温利水。主脾虚食少;水肿;湿疮;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炖食,适量。

各家论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补脾胃,益元气,养荣血。2.《纲目拾遗》:补脾胃,治噎膈,除水肿湿气,疗一切疮疥,又能扶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哉果

    药材名称哉果拼音Zāi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C.B.Clarde var.thomsonii C.B.

  • 红粘谷子

    药材名称红粘谷子拼音Hónɡ Zhān Gǔ Zi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 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日晒,

  • 老虎俐根皮

    药材名称老虎俐根皮拼音Láo Hǔ Lì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

  • 马尔康水黄连

    药材名称马尔康水黄连拼音Mǎ ěr Kānɡ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水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鞭柱唐松草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Smithii Boiv

  • 蝎子草

    药材名称蝎子草拼音Xiē Zi Cǎo别名红藿毛草、火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蝎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C.J.Chen[G.cuspi

  • 独叶一枝枪

    《中药大辞典》:独叶一枝枪药材名称独叶一枝枪拼音Dú Yè Yì Zhī Qiānɡ别名独叶一枝花(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华无柱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出

  • 木姜花

    药材名称木姜花拼音Mù Jiānɡ Huā别名鱼香菜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木姜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方形,带紫红色,密被细短柔毛,上部有对生的分枝。叶对生;椭

  • 广石豆兰

    药材名称广石豆兰拼音Guǎnɡ Shí Dòu Lán别名单叶岩珠、岩枣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的假鳞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

  • 臭常山

    药材名称臭常山别名和常山、胡椒树、日本常山来源芸香科臭常山属植物臭常山Orixa japonica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四季可采,晒干;叶夏秋采集,鲜用。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清热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