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发表

大发表

药材名称大发表

拼音Dà Fā Biǎo

别名蚕豆、见水消、三愣金刚、三角西花、爬山豆、山落花生、三愣草、三棱枝爬山豆

来源豆科秔子梢属植物三棱枝秔子梢Campylotropis trigonoclada (Franch.)A. K. Schindl.,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微甘、涩,平。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清热利湿。用于感冒发热,鼻炎、肠炎,痢疾,膀胱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或全株捣烂敷患处。

备注1)三棱梢为同属植物三棱枝秔子梢Campylotropis bonatiana (Pamp.)A. K. Schindl.在云南与前种同用于临床。

2)壮筋草为同属植物秔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 (Bnnge)Rehd,又名见肿消、万年消。性味微苦、微辛,温。功能发汗解表,舒筋活血。主治感冒,肾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用量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小狮子

    药材名称小狮子别名黑果凉伞、小紫金牛、小凉伞来源紫金牛科小狮子Ardisia chinensis Benth.,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止血,止痛。

  • 灰藋子

    药材名称灰藋子拼音Huī Diào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小藜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enopodium serotinum L.采收和储藏:6-7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果实和种

  • 白栎蔀

    《中药大辞典》:白栎蔀药材名称白栎蔀拼音Bái Lì Bù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栎果实上带有虫瘿的总苞。原形态白栎,又名:金刚栎,白反栎、栭栎、柞子柴

  • 翁波

    药材名称翁波拼音Wēnɡ Bō别名河柏、水怪柳、西河柳、柽柳、山川柳、温木卜、水柏枝、臭红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柽柳科植物宽苞水柏枝的嫩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ria bracteata R

  • 苦楝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楝皮药材名称苦楝皮拼音Kǔ Liàn Pí英文名CORTEX MELIAE别名苦楝、楝树果、楝枣子、苦楝树、森树、翠树、紫花树、川楝皮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

  • 青蛇藤

    药材名称青蛇藤拼音Qīnɡ Shé Ténɡ别名乌骚风、黑乌骚、乌骨鸡、黑乌骨、黑骨头、鸡骨头、铁夹藤来源萝藦科杠柳属植物美叶杠柳Periploca calophylla (Wig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 毛薯

    《中药大辞典》:毛薯药材名称毛薯拼音Máo Shǔ别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薯

  • 川贝母

    《中国药典》:川贝母药材名称川贝母拼音Chuān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别名贝母、川贝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 见血飞

    《中药大辞典》:见血飞药材名称见血飞拼音Jiàn Xuè Fēi别名散血飞、黄椒(《贵州草药》),刺三加,红三百棒(《陕西中草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