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透骨草

大透骨草

《中药大辞典》: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尾叶越橘全草。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米以上。茎直立,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长5~9厘米,宽2.4~4.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浑圆,全缘,羽状侧脉7对,上弯,两面均无毛;叶柄短粗,长不及3毫米。总状花序排成圆锥状,腋生,有花15~25朵;花梗长4.8毫米;小苞片狭细,线形,长约7毫米,先端钻形;大苞片卵形,包被花蕾,长8~11毫米,先端尖,棕色;大小苞片均于花时脱落;花冠短钟状,径约6毫米,绿色而带淡紫色晕;花瓣5枚。浆果近球形,冠以宿萼。种子不规则三角状,表面淡棕色。花期初夏。

生境分部生于山脚、林下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性味微苦,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水煎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透骨草

药材名称大透骨草

拼音Dà Tòu Gǔ Cǎo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樟叶越橘及尾叶越橘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Epigynium dunalianum (Wight)Klotzscjh;Thibaudia revoluta Griff.]2.Vaccinium dunalianum Wight var.urophyl-lum Rehd.et Wil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原形态1.幼枝紫褐色,有细棱,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5-7mm,通常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5-12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背面散生贴伏的短腺毛,侧脉3-4对,自叶片部向上斜升,连同中脉在两面突起。花序腋生,总状,多花,长3-6cm;苞片卵形,早落;萼筒长1mm,萼齿三角形;花冠淡绿带紫红色或淡红色,宽钟状,裂片三角形,开展或向上反折,外面无毛,内面被疏柔毛;雄蕊鲜黄色,与花冠近等。长,花丝扁平,长约1mm,药室背部有开展的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紫黑色,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9-12月。

2.与上种不同外在于;幼枝、叶柄及叶两面沿中脉被短柔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700-)2000-2700(-3100)m的山坡灌丛、阔叶林下或石灰山灌丛,稀附生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2.生于海拔1400-3100m的山谷杂木林下,石灰岩山坡常绿林中及山坡灌丛中,有时附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2.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长达2m,多卷折,枝条有棱。叶片常反卷,展平后呈椭圆状卵形,长5-10cm,宽2.5-4.5cm,先端尾尖,中脉和侧脉两面隆起,尾叶越橘下面中脉和叶柄略有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花被缩成团,花冠展开后呈卵状坛形,浅黄白色。气微,味微苦、涩。

性味微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酒。外用:适量,煎汤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蓝猪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猪耳药材名称蓝猪耳拼音Lán Zhū ěr别名蝴蝶花、蚌壳草、散胆草、老蛇药、倒胆草、单色翼萼来源玄参科蓝猪耳Torenia concolor Lindl.,以全草入药

  • 象皮木

    《中药大辞典》:象皮木药材名称象皮木拼音Xiànɡ Pí Mù别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瓜南木皮(《广西药植名录》),鸭脚树、大树将军、肥猪菜、灯台树

  • 棉花子

    《中药大辞典》:棉花子药材名称棉花子拼音Mián Huā Zǐ别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出处《百草镜》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药理作用参见"棉花根&

  • 爬山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爬山虎药材名称爬山虎拼音Pá Shān Hǔ别名假葡萄藤、走游藤、飞天蜈蚣、枫藤、爬墙虎、地锦来源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

  • 蔊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蔊菜药材名称蔊菜拼音Hǎn Cài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来源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 (Wall.) Small或

  • 白沙虫药

    《中药大辞典》:白沙虫药药材名称白沙虫药拼音Bái Shā Chónɡ Yào别名痢药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花香茶菜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水杨根

    《中药大辞典》:水杨根药材名称水杨根拼音Shuǐ Yánɡ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杨柳科植物红皮柳的根。原形态红皮柳,又名:蒲柳(《尔雅》),蒲杨(崔豹《古今注》),水杨(《水经注》),青

  • 大五爪金龙

    药材名称大五爪金龙拼音Dà Wǔ Zhǎo Jīn L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显孔崖爬藤的根或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Y.Wuex W.

  • 北豆根

    《中国药典》:北豆根药材名称北豆根拼音Běi Dòu Gēn英文名RHIZOMA MENISPERMI别名黄条香、黄根、汉防己、防己藤、山地瓜秧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

  • 新裂耳蕨

    药材名称新裂耳蕨拼音Xīn Liè ěr Jué别名凤凰尾巴草(《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原形态新裂耳蕨,又名:革叶耳蕨。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