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避债蛾

大避债蛾

药材名称大避债蛾

拼音Dà Bì Zhài é

英文名big bagworm moths

别名皮虫、大蓑蛾、昂吊虫、袋蛾、袋子虫、吊袋蛾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避债蛾活体幼虫伤断处流出的黄色体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nia preyeri (Leech).

采收和储藏:将有幼虫的窝剪开,取出幼虫,用手的指轻取虫体,剪去1-2只脚,即有淡黄色的液体流出,滴入消毒杯内。

原形态大避债蛾,雄成虫体,翅皆褐色至黑色,翅脉黑色,前翅有半透明的斑纹4-5个。触角羽状。体长15-20mm,展翅33-42mm。雌成虫体肥大,无翅,淡黄色,头极小,口器皆退化,腹末2节有金黄色毛,体长25-30mm。幼虫初齿时黄褐色,老熟时黑褐色。头半圆形,口器发达,胸背部有黑褐色斑及纵带。体长40m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每年发生1代事2代。雄虫羽化后飞出,雌虫羽化出来后仍栖于幼虫之蓑巢内。幼虫为害茶、棉、梅、李、桑等树木。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福建、台湾、湖北、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幼虫含脂类,碘价90.0,乙酰价10.3、皂化价219.0。脂肪酸:C14:0 酸24.6%、C16:1 酸29.O%,C18:2 酸24.8%。甾醇类以胆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为主。丝心蛋白(fibroin)及丝胶蛋白(sericin)由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组成。

性味咸;苦;寒

归经心;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擦局部;或用液体直接滴入疮口内。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化脓性感染。可直接滴入疮口内。也可用注射器取出液体,再滴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木半夏根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药材名称木半夏根拼音Mù Bàn Xià Gēn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

  • 披麻草根

    《中药大辞典》:披麻草根药材名称披麻草根拼音Pī Má Cǎo Gē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茎短而粗,有多层褐色棕皮状

  • 狗爪豆

    药材名称狗爪豆拼音Gǒu Zhuǎ Dòu别名狗踭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白黎豆(《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龙爪豆、猫爪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猫豆(《广西药植名录》

  • 草果药

    《中药大辞典》:草果药药材名称草果药拼音Cǎo Guǒ Yào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原形态草果药,又名:良姜花(《滇南

  • 水苎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苎麻药材名称水苎麻拼音Shuǐ Zhù Má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来源荨麻科水苎麻Boehmeria

  • 麻腊干

    药材名称麻腊干拼音Má Là Gān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绒毛戴星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eranthus indicus L.[Sphaer-anthus. Hirtus Willd

  • 蛤蟆草

    药材名称蛤蟆草别名细叠子草来源紫草科斑种草属植物斑种草Bothriospermum chinense (Turcz.) Bunge,以全草入药。夏季采集,去净泥土,晒干。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解毒消肿

  • 鲮鲤

    药材名称鲮鲤拼音Línɡ Lǐ别名石鲮(《临海异物志》),龙鲤(郭璞《江赋》),鳞鲤(《本草图经》),石鲮鱼(《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肉或全体。全年均可捕捉。遇着时撒泥

  • 剑叶铁树

    药材名称剑叶铁树拼音Jiàn Yè Tiě Shù别名小叶铁树、剑叶万年青、细叶朱蕉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舌兰科植物剑叶朱蕉的叶或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line stricta Emdl.采

  • 苦菜根

    药材名称苦菜根拼音Kǔ Cài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苣菜的根。功能主治《纲目》:"治血淋,利小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1.5两(鲜用)。摘录《中药大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