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谷精草

小谷精草

药材名称小谷精草

拼音Xiǎo Gǔ Jīnɡ Cǎo

英文名flower of Small pipewort

别名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鱼眼草、天星草、佛顶珠、灌耳草、翳子草、满天星、羊壳珠、金箍棒、鼓锤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钮草、癞痢头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白药谷精草、华南谷精草和毛谷精草等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2.Eriocaulon cinereum R. Br.[E.sieboldianum Sieb.et Zucc.;E.heteranthum Benth.;E.formosanum Hayata] 3.Eriocaulon sexangulare L. [E.wallichianum Mart.] 4.Eriocaulon australe R. B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净泥杂,晒干。

原形态1.须根多数,细软,稠密。无茎。叶基生,线状披针形,长6-20cm,中部宽3-4mm,基部最宽可达8mm,先端稍钝,有纵脉10余条,叶片上有纵横脉构成的透明小方格。花葶多数,长短不一,高者达30cm,短于或较高于叶片;头状花序近球 形,直径4-6cm,总苞片倒卵形,长2-2.5mm,杆黄色;花苞片倒卵形,先端骤尖,长约2mm,上部密被短毛。雄花较少,外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卵形苞状,先端3片裂,钝,有短毛,内轮花被片合生成倒圆锥状筒形;雄蕊6,花药黑色,长0.2mm;雌花多数,生子花序周围,几无花梗;外轮花被片合生成椭圆形苞状,内轮花被片3,离生,匙形,先端有一黑色腺体,有细长毛;雌蕊1,子房3室,柱头3裂。蒴果三棱状球形,长约1mm。种子长椭圆形,有毛茸。花、果期7-12月。 2.白药谷精草本种与谷精草区别在于:叶丛生,叶片狭线形。头状花序疏松,无白粉;雄花的萼片通常合生,裂片背部不呈龙骨状凸起,花药白色;雌花萼片2-3,离生,狭线开,花瓣缺。 3.华南谷精草生于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在于:头状花序坚实,被白粉;雄花的萼片与雌花的形状相似,均3片,其中2片较大,呈舟状,背面有翅状的龙骨突起。叶长6.5-15cm,背面无毛;总花梗稍比叶长。 4.毛谷精草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叶长达60cm,背面被长流柔毛;总花梗通常与叶等长,稀长于叶一倍。头状花序坚实,被白粉,干时形状也不改变;外苞片短于花序;雄花瓣先端密被长柔毛,有黑色腺点;雌花瓣狭线形,较厚,先端密被长柔毛,下有黑色腺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 2.白药谷精草生于水田、沟边。 3.华南谷精草生于水田或溪沟湿地。 4.毛谷精草生于水田或溪沟湿地。

资源分布:1. 2.白药谷精草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山西、陕西、台湾、贵州等地。 3.华南谷精草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4.毛谷精草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栽培要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忌严寒。宜选择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花葶,晒干,搓碎后收集种子待播。春季,每1hm2田或地用种子15kg左右,均匀撒播,播种时放于田水,发芽出苗后灌浅水养护。

田间管理 生长期拔除杂草3-4次,追肥至1-2次;定期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性状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本品为带有花茎的头状花序,多扎成小把。全体呈淡棕色。花茎纤细,长14-24cm,直径不及1mm,表面淡黄绿色,有4-5条扭曲棱线,质柔软,不易折断。

头状花序半球形,直径4-5mm;底部有黄白色总苞,总苞片膜质,倒卵形,紧密排列成盘状。小花数十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粉。用手搓碎花序,可见多数黑色花药及细小灰绿色未成熟的果实。气微,味淡。以珠(花序)大而紧、色灰白,花茎短、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①花茎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可见纵直角质层纹;气孔类长方形,保卫细胞长条形,与副卫细胞相平行。②花茎通气组织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棱晶或柱晶。③苞片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略呈棱形。④花被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⑤非腺毛1-4细胞,长可达1200μm。③腺毛头部1-4细胞,单列,长椭圆形或长条形,长150-218μm,腺柄单细胞,细胞短。①花粉囊内壁细胞螺纹加厚。③花粉粒直径约27μm,外壁具点状突起。③子房壁表皮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

性味辛;甘;平

归经胃;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热;明目退翳。主目赤翳障;羞明流泪;雀目;头痛;鼻渊;喉痹;牙痛及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烧存性,研末外撒;或为末吹鼻、烧烟熏鼻。

注意血虚目疾慎服;忌用铁器煎药。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花序或全草:味辛、甘、性微温。有明目退翳、止痛功能。用于结膜炎、咽喉肿痛、牙痛、感冒发热、头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康钩粉草

    药材名称海康钩粉草拼音Hǎi Kānɡ Gōu Fěn Cǎo别名蓝心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海康钩粉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seuderanthemum haikangense C.Y.W

  • 萝藦

    《全国中草药汇编》:萝藦药材名称萝藦拼音Luó Mò别名白环藤、奶浆藤、天浆壳、婆婆针线包,青小布来源萝藦科萝藦属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M

  • 蒲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蒲葵药材名称蒲葵拼音Pú Kuí别名扇叶葵、葵扇叶来源棕榈科蒲葵属植物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 R. Brown,以种子及根入药。秋冬果熟时采

  • 蚌兰叶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药材名称蚌兰叶拼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原

  • 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球兰药材名称球兰拼音Qiú Lán别名雪球花、金雪球、绣球花藤、玉绣球、壁梅、石梅、蜡兰、金丝叶、草鞋板、爬岩板来源萝藦科球兰属植物球兰Hoya carnosa

  • 凤尾贯众

    《中药大辞典》:凤尾贯众药材名称凤尾贯众拼音Fènɡ Wěi Guàn Zhò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叶耳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莨菪

    药材名称莨菪拼音Lànɡ Dànɡ别名天仙子、横唐、行唐性味(子)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突发颠狂。用莨菪三升,研细,在一升酒中泡几天。去渣,煎成浓汁。一天内分三次饮完。如觉头中

  • 鸭舌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舌草药材名称鸭舌草拼音Yā Shé Cǎo别名水玉簪、肥菜、合菜来源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Presl,

  • 小二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二仙草药材名称小二仙草拼音Xiǎo èr Xiān Cǎo别名豆瓣草、蚁塔、砂生草来源小二仙草科小二仙草属植物小二仙草Halorrhagis micrantha R.

  • 漏斗菜

    药材名称漏斗菜拼音Lòu Dǒu Cài别名血见愁(《东北药植志》)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小花耧斗菜或尖萼耧斗菜的带根全草。6~7月间采收,晒干。原形态①小花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