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荔枝果

山荔枝果

《中药大辞典》:山荔枝果

药材名称山荔枝果

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果实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微甘。"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七种疝气。"

②《贵州草药》:"调气,利水,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膀胱疝气:山荔枝果一两。煎水服。

②治食积腹胀:山荔枝果和根各一两。煎水服。

③治小便不利:山荔枝果和根各五钱。煎水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荔枝果

药材名称山荔枝果

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

别名荔枝、野梅子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棘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clura 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u·) Kudo et Masam.」。

2.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近成孰时采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直立或攀援状;根皮橙黄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长5-10(-20)mm。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cm,宽1-2.8cm,先端钝或渐尖,或有微凹缺,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球状花序单个或成对腋生,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直径约6mm,雄花具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直径约1.8cm,雌花具花被片4,先端厚有绒毛。聚花果球形,肉质,熟时橙红色,直径3-5cm,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和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mm。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约2.5cm,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或山谷、林缘等处。

2.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

资源分布:1.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直径3-5cm。鲜品橙红色,具毛茸,有乳黄色浆汁,干品棕红色,皱缩。剖开后,果皮内层着生有多数瘦果,每一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和苞片中。基部有极短的果柄。气微,味微甜。

性味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消食;利尿。主疝气;食积;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嚼食或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七种疝气。2.《贵州草药》:调气,利水,消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亮光菜

    药材名称亮光菜拼音Liànɡ Guā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路南凤仙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etiens loulanensis Hook.f.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

  • 地锦草

    《中国药典》:地锦草药材名称地锦草拼音Dì Jǐn Cǎo英文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来源本品为

  • 铁轴草

    药材名称铁轴草拼音Tiě Zhóu Cǎo英文名Fourfile Germander别名凤凰草、绣球防风、黄香科、小裂石蚕、红毛将军、红油麻、红痧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铁轴草的全草、根或叶。拉丁

  • 佛甲草

    《中药大辞典》:佛甲草药材名称佛甲草拼音Fó Jiǎ Cǎo别名火烧草、火焰草(《履巉岩本草》),佛指甲(《纲目》),半支连(《医宗汇编》),狗牙半支、铁指甲(《纲目拾遗》),禾雀舌(《岭南

  • 李树叶

    《中药大辞典》:李树叶药材名称李树叶拼音Lǐ Shù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②《纲目》:"

  •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拼音Jì Yīnɡ S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夏末果

  • 高山望

    药材名称高山望拼音Gāo Shān Wànɡ别名小冬桃、老来红。来源药材基源:为杜英科植物华杜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ocarpus chinensis(Gardn.et Champ.)H

  • 野大豆

    药材名称野大豆别名马料豆、乌豆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甘,温。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用法用量0.

  • 空柄假牛肝

    药材名称空柄假牛肝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空柄假牛肝Boletinus cavipes (Opat.) Kalchb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于夏秋两季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山西

  • 白蔹子

    《中药大辞典》:白蔹子药材名称白蔹子拼音Bái Liǎn Zǐ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