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异木患

异木患

《中药大辞典》:异木患

药材名称异木患

拼音Yì Mù Huàn

别名大果

出处《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根、茎、叶。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大灌木至小乔木,高2~4米,全株薄被柔毛。叶掌状3小叶,顶生小叶椭圆形或尖卵形,长4~9厘米,宽1.5~2.5厘米,两端尖,边缘有疏齿,侧生小叶较小,偏斜,有柄,有尖齿。总状花序腋生;花细小,黄白色,4数。果圆形,熟时不开裂。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疏林下、丘陵或灌丛中。分布广东。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通利关节,散瘀活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叶:治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异木患

药材名称异木患

拼音Yì Mù Huàn

英文名Root of Green Allophyllus

别名大果

出处出自《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异木患的根、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ophylus viridis Radl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异木患 灌木,高1-3m。小枝灰白色,被微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2-4.5cm或更长,被柔毛;小叶柄长5-8mm;叶片纸质,顶生的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很少卵形或阔卵形,长5-15cm,宽2.5-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生的较小,披针状卵形或卵形,两侧稍不对称,基部钝,外侧阔楔形,边缘有小锯齿,干时上面黑褐色,仅背面侧脉的腋内有簇毛。花序总状,主轴不分枝,密花,近直立或斜升,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被柔毛,总花梗长1-1.5cm;花较小;苞片钻形,比花梗短;萼片无毛;花瓣阔楔形,长约1.5mm,鳞片深2裂,被须毛;花盘、花丝基部和子房均被柔毛。果近球形,直径6-7mm,红色。花期8-9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中海地区的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各地。

性味甘;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桃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叶药材名称桃叶拼音Táo Yè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的叶。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蘘草

    药材名称蘘草拼音Xiānɡ C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叶。性味①《别录》:"味苦,寒,无毒。"②《千金翼·本草》:"味甘苦,寒,无毒。"③

  • 路旁菊

    《中药大辞典》:路旁菊药材名称路旁菊拼音Lù Pánɡ Jú别名其米(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圆齿狗哇花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

  • 七星剑

    《中药大辞典》:七星剑药材名称七星剑拼音Qī Xīnɡ Jiàn别名小叶不红、假芥兰、星色草(《生草药性备要》),独行千里(《本草求原》),野香薷(《岭南草药志》),小叶荠薴(《广西植物名录

  • 红莲子草

    药材名称红莲子草拼音Hónɡ Lián Zǐ Cǎo别名红节节草、红田乌草、红绿草、红草、红棕草、五色草、织锦苋、模样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红莲子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ternanth

  • 露蕊乌头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蕊乌头药材名称露蕊乌头拼音Lù Ruǐ Wū Tóu别名罗砧巴来源毛茛科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以根、花、叶入药。生境分

  • 鸡蛋壳

    药材名称鸡蛋壳拼音Jī Dàn Ké来源雉科动物鸡Gallus gallus domosticus Brisson所产卵之外壳。收集蛋壳,晒干。性味淡,平。功能主治收敛制酸,补钙。

  •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药材名称菊花叶拼音Jú Huā Yè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功能主治

  • 小叶鹅掌柴

    药材名称小叶鹅掌柴拼音Xiǎo Yè é Zhǎnɡ Chái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schefflera别名七叶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小叶鹅掌柴的

  • 珠果黄紫堇

    药材名称珠果黄紫堇拼音Zhū Guǒ Huánɡ Zǐ Jǐn别名念珠黄堇、念珠紫堇、胡黄堇。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珠果黄堇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speciosa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