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心叶秋海棠

心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心叶秋海棠

拼音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

别名一口血、红盘、大岩酸

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心叶秋海棠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5-22cm。无茎。地下块茎球形,直径约1cm。1叶,叶柄长9-13cm,无毛;叶片卵状心形,长4-11cm,宽3-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表,两侧近对称,上面无毛,下面主脉上有时微被疏柔毛,干后两面褐色,边缘具不整齐的牙齿。聚伞花序,总花梗从地下茎生出,与叶柄近等长;花粉红以,雄花被4片,外轮2片卵圆形,长、宽约4.5cm,内轮2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内轮2片李鹏圆状披针形,长约4mm,宽约1.5mm,花丝基部短的合生,有花丝约12条,花药椭圆形,纵裂;雌花被片4,花柱大部分合生,成长约2m的柄。蒴果卵形,有3翅,其中1翅较大,镰刀形,钝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味味酸;涩;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止痛;解毒。主吐血;血崩;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草果

    药材名称地草果拼音Dì Cǎo Guǒ别名金盘银盏、拔疔草(江西),犁嘴菜、铧头菜、紫花地丁、剪刀菜、犁头草(《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

  • 雀梅藤

    《中药大辞典》:雀梅藤药材名称雀梅藤拼音Què Méi Ténɡ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嫩枝叶。原形态雀梅蓐,又名:对节刺、对角刺、碎米子、沙穷勒、米

  • 芦竹箨

    《中药大辞典》:芦竹箨药材名称芦竹箨拼音Lú Zhú Tuò别名芦荻外皮(《圣惠方》)。出处《药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箨叶。春、夏、秋均可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24.

  • 鸡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肫草药材名称鸡肫草拼音Jī Zhūn Cǎo别名白侧耳根、水侧耳根、金钱七、铜钱草来源为虎耳科梅花草属植物鸡眼梅花草Parnassia wightiana Wall.以全草入药。

  • 龙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骨药材名称龙骨拼音Lónɡ 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1)五花龙骨: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斑点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点虎耳草拼音Bān Diǎn Hǔ ěr Cǎo英文名blotch saxifrag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x

  • 蜣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蜣螂药材名称蜣螂拼音Qiānɡ Lánɡ别名推粪虫、推屎爬、屎蛒螂、粪球虫、铁甲将军、牛屎虫、推车虫来源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

  • 双肾子

    《中药大辞典》:双肾子药材名称双肾子拼音Shuānɡ Shèn Zǐ别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兰科植物齿片鹭兰的块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