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旋覆花根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

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旋复花,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具须根。茎单生或簇生,绿色或紫色,有细纵沟,被长伏毛。基部叶花期枯萎 ,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5-4.5cm,先端尖,基部渐狭,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全缘或有疏齿,上面具疏毛或近无毛,下面具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cm,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c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最外层带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内层干膜质;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mm;管状花花冠长约5mm,有三有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1轮,有20余个粗糙毛。瘦果圆柱形,长1-1.2mm,有10条纵沟,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欧亚旋覆花,与旋覆花不同点在于:叶片长圆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心形,有耳,半抱茎。头状花序,径2.5-5cm;总苞径1.5-2.2cm,长达1cm。瘦果圆柱形,有浅沟,被短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2.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

资源分布:1.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平喘咳;解毒生肌。主风湿痹痛;喘咳;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续断筋:旋复花根洗净,捣,量疮大小,取多少敷之,日一易之,以瘥为度。(《救急方》)②治面寒疼:旋复根、水牛肉。煎服。(《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风湿。

2.《江苏植药志》:治刀伤,疗疮;煎服平喘镇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棱叶韭

    药材名称棱叶韭别名新疆薤白来源百合科棱叶韭Allium caeruleum Pall.,以鳞茎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理气,宽胸。主治胸痛,胸闷,咳嗽,痢疾。用法用量1.5~3钱。

  • 药材名称菅拼音Jiān别名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来源禾本科菅Thcmeda gigantea var. villosa (Poir.)Keng [T. villosa (Poir.)A. Camus

  • 小叶昏鸡头

    药材名称小叶昏鸡头拼音Xiǎo Yè Hūn Jī Tóu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丽江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stichum lichiangense(C.H.Wright)

  • 毛冬青叶

    《中药大辞典》:毛冬青叶药材名称毛冬青叶拼音Máo Dōnɡ Qīnɡ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叶片,全年可采。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 野百合

    药材名称野百合拼音Yě Bǎi Hé别名佛指甲(《植物名实图考》),狸豆(《植物学大辞典》),狗铃草、蓝花野百合(《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浙江民

  • 慕荷

    药材名称慕荷拼音Mù Hé别名黄药子、索骨丹、老汉求(《陕西中药志》),猪屎七、秤杆七、老蛇盘、天蓬伞、红苕七、麻鹞子、红药子、金毛狗(《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

  • 小虎耳草

    药材名称小虎耳草别名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小虎耳草Saxifraga dumetorum Balf. 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晒干。性味苦、辛,涩,寒。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凉血解毒

  • 鮧鱼鳔

    药材名称鮧鱼鳔拼音Yí Yú Biào别名鲶鱼鳔来源药材基源:为鲇科动物鲇鱼的鱼鳔。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lurus asotus (Linnaeus)[Parasilurus asotus (Li

  • 野鸦椿根

    《中药大辞典》:野鸦椿根药材名称野鸦椿根拼音Yě Yā Chūn Gēn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野鸦椿子&qu

  • 岩节连

    《中药大辞典》:岩节连药材名称岩节连拼音Yán Jié Lián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根。叶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