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朝鲜梾木枝

朝鲜梾木枝

药材名称朝鲜梾木枝

拼音Cháo Xiān Lái Mù Zhī

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朝鲜梾木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ida coreana (Wanger.)Sojak[Cornus coreana Wanger.]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淡褐色,长方形片状开裂:幼枝略近四方形,密被棕色贴生短柔毛,老枝褐色,无毛。冬芽腋生,尖圆锥形,长近2mm,密被贴生棕色短柔毛。叶对生;叶柄纤细,长1.2-1.5cm,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长6-8cm,宽2.5-4cm,先端短钝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有时稍不对称,边缘微波状反卷,上面绿色,幼时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老后近于无毛,下面淡绿色,被褐色及灰白色贴生短柔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4-5对,弓形内弯,细脉网状,均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宽3.5cm,密被灰白色及少数棕色贴生短柔毛;花小,白色,直径5.2mm;花萼裂片4,齿状披针形,不整齐,长0.5-1.1mm,长于花盘,外侧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花瓣4,舌状披针形,长4.2mm,宽1.4mm,先端急尖;雄蕊4,长4.2mm,花丝略扁,顶端较细,长3.1mm,花药长方椭圆形;花柱棍棒形,子房下位,花托椭圆状阔卵形或近于球形,直径约1mm,密被灰白色贴生短柔毛;花梗细圆柱形,长2.5-3.2mm,密被棕色及灰白色短柔毛。核果球形,直径约5mm,成熟时黑色;核无凹点。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分布于辽宁省千山、熊岳等地。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解毒敛疮。主风湿腰腿痛;漆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甘蕉根

    药材名称甘蕉根拼音Gān Jiāo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根茎。全年可采。化学成分根含酚类。性味甘涩,寒。①《别录》:"大寒。"②《唐本草》:"味甘,寒

  • 阔叶赤车使者

    药材名称阔叶赤车使者拼音Kuò Yè Chì Chē Shí Zhě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南海楼梯草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eduleC.B.Rod.[E.platyp

  • 老君须

    《中药大辞典》:老君须药材名称老君须拼音Lǎo Jūn Xū别名婆婆针线包(《草木便方》),正骨草、婆婆衣、绒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白薇、竹灵消(《四川中药志》),恶牛皮消、牛角风,九连台(《陕

  • 黄水藨叶

    《中药大辞典》:黄水藨叶药材名称黄水藨叶拼音Huánɡ Shuǐ Pāo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泡刺藤的叶。原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水藤、小

  • 鯮鱼

    《中药大辞典》:鯮鱼药材名称鯮鱼拼音Zōnɡ Yú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原形态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

  • 白马骨

    《中药大辞典》:白马骨药材名称白马骨拼音Bái Mǎ Gǔ别名六月雪、路边金(《宁乡县志》),满天星((阳春县志》),路边鸡(《草木便方》),六月冷、曲节草(《岭南采药录》),路边荆、鱼骨刺

  • 蝗虫

    药材名称蝗虫拼音Huánɡ Chónɡ别名飞蝗、飞蛩、蝗蝻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蝗科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以全虫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偶有发现。性味咸,平。功能主治

  • 豺皮

    《中药大辞典》:豺皮药材名称豺皮拼音Chái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犬科动物豺的皮。原形态豺(《诗经》),又名:豺狗(《埤雅》),红狼。体形似犬,身长1米左右,尾长约30厘米,体

  • 凤仙根

    《中药大辞典》:凤仙根药材名称凤仙根拼音Fènɡ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②《岭南采药录》:"

  • 牡蛎肉

    《中药大辞典》:牡蛎肉药材名称牡蛎肉拼音Mǔ Lì Ròu别名蛎黄(《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等的肉。化学成分近江牡蛎与大连湾牡蛎肉含糖元63.55%,牛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