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药材名称李
拼音Lǐ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
性味根:苦,寒。
种仁:苦,平。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痛,消渴,痢疾,白带。
种仁: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
用法用量根3~5钱;种仁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名称李
拼音Lǐ
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
性味根:苦,寒。
种仁:苦,平。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痛,消渴,痢疾,白带。
种仁: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
用法用量根3~5钱;种仁2~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鯮鱼药材名称鯮鱼拼音Zōnɡ Yú别名鯼鱼(《纲目》),尖头鳡(《鱼类分类学》)。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鯮鱼的肉。原形态体甚长,略侧扁,腹部圆。头前半部细长,稍成管状
《全国中草药汇编》:博落回药材名称博落回拼音Bó Luò Huí别名号筒梗、三钱三、泡通珠、博落筒来源罂粟科博落回属植物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 (Will
药材名称紫油木拼音Zǐ Yóu Mù别名青香木、梅江来源漆树科紫油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以嫩叶尖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涩,凉
《中药大辞典》:螳螂药材名称螳螂拼音Tánɡ Lánɡ别名不过、蟷蠰、薁洀貈、蛑(《尔雅》),蚀肬(《本经》),髦(《方言》),蚚父(《说文》),天马(《吕氏春秋》高诱注),螗螂、
《中药大辞典》:梓木药材名称梓木拼音Zǐ Mù出处《握灵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木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梓白皮"条。化学成分含梓木内酯;又含多种萘醌衍生物,其中已确证的
药材名称索骨丹拼音Suǒ Gǔ Dān别名水五龙、慕荷、牛角七、红骡子、鬼灯檗、山藕、作合山、红药子、黄药子[陕西]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檗属植物老蛇盘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
药材名称哉果拼音Zāi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eurospermum hookeri C.B.Clarde var.thomsonii C.B.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药材名称虎刺拼音Hǔ Cì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药材名称紫云英拼音Zǐ Yún Yīnɡ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药材名称黑蚂蚁拼音Hēi Má Y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蚁科昆虫黑蚁的全虫。原形态黑蚁(《五行记》)工蚁体长约1s毫米。体漆黑色,平滑有光泽。头圆三角形,复眼1对,椭圆形;单眼3个,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