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松叶防风叶

松叶防风叶

药材名称松叶防风叶

拼音Sōnɡ Yè Fánɡ Fēnɡ Yè

英文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松叶西风芹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seli yunnan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80cm。全株光滑无毛。根圆柱形,不分枝或1-2分枝,灰褐色,表面不平整,味略甜,根颈粗短,残留众多短小叶鞘纤维。茎单一,中部以上有少数分枝,圆柱形,粗2-4mm,光滑无毛。基生叶2至多数;叶柄长至18cm,叶片稍革质,略带粉绿色,一至二回三出式分裂,第一回羽片分裂处呈关节关,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急尖,长2-12cm,宽2-12mm,偶至4cm,全缘,边缘反曲,近平行脉3-10条,表面叶脉稍突起,背面叶脉显着突起;茎中部叶与基生叶相似,裂片稍狭,上部叶线形,常不分裂;序托叶短小,线形。伞辐5-7,长1.5-3.5cm;小总苞片6-10,基部联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小伞形花序有花12-18;花瓣黄色或淡黄色,近方形、长圆形或肾形,有3条棕红色脉纹,以中间一条最显着;萼齿细尖;花柱基圆锥形,较厚,有缺裂。分生果卵状长圆形,略带紫色,横剖面略呈五角形,背棱细,稍突起;每棱槽,内有油管1-2,合生面有油管4。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种与竹叶西风芹的区别为:叶片为二至四回三出式全裂,末回裂片狭线形,极少为线状披针形,长0.7-6.5cm,宽达3mm。

本种与前2种的区别为:叶片3全裂,不成羽状分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13cm,宽5-10mm;主脉突起,两面有白色短硬毛,以前面边缘及脉上较多;茎上叶细小,线状披针形。花序梗有毛;总苞片和小总苞片均5-7,密被白色粗毛;花瓣外面有白色柔毛。分生果卵状近球形,果柄密被白色粗毛;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椒草

    《中药大辞典》:岩椒草药材名称岩椒草拼音Yán Jiāo Cǎo别名臭节草(《植物名实图考》),松风草(《植物学大辞典》),石胡椒、臭沙子(《四川中药志》),猩锈臭草、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

  • 马尾伸筋

    《中药大辞典》:马尾伸筋药材名称马尾伸筋拼音Mǎ Wěi Shēn Jīn别名牛尾菜(《救荒本草,),大顺筋藤(《植物名实图考》),大伸筋(《中药志》),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

  • 雪参

    药材名称雪参拼音Xuě Shēn别名红毛阳参、刺参、条参、鸡脚参、土高丽参。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horridulaHook.f.etThoms.var.racemo

  • 心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心叶秋海棠拼音Xīn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一口血、红盘、大岩酸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心叶秋海棠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labordei Levl.采收和

  • 大叶黄杨

    药材名称大叶黄杨拼音Dà Yè Huánɡ Y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zcus Thunb.的茎皮及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japonzc

  • 马骨

    《中药大辞典》:马骨药材名称马骨拼音Mǎ Gǔ出处《食疗本草》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quo

  • 猪肚

    《中药大辞典》:猪肚药材名称猪肚拼音Zhū D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胃。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纲目》

  • 珊瑚草花

    药材名称珊瑚草花拼音Shān Hú Cǎo Huā出处本品以竹叶吉祥草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三蔓草类,云:“生云南山中。绿蔓,竹叶垂条,开花如吉祥草,六瓣,红白相间。长根色微红。”上述形态及

  • 黄麻梗虫

    药材名称黄麻梗虫拼音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别名黄麻虫(陶华),麻虫(《百草镜》)。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椴树科植物黄麻茎中的一种昆虫的幼虫。功能主治治疔疮

  • 漆子

    《中药大辞典》:漆子药材名称漆子拼音Qī Zǐ出处《纲目》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种子。化学成分漆树果实富含棕榈酸。种子含蜡24%。Rhus succedanea的蜡中含廿二烷二酸和廿烷二酸。性味《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