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

《中药大辞典》:枫香树叶

药材名称枫香树叶

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Yè

出处《纲目》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枫香叶片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其中萜占88%,倍半萜占2%,倍半萜烯醇占0.6%,还含一种萜烯称做苏合树烯。

药理作用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够理想,且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显着降低。

性味辛苦,平。

①《闽南民间草药》:"辛,平,有小毒。"

②《泉州本草》:"辛苦,性平,无毒。"

归经《泉州本草》:"入脾、肾、肝三经。"

功能主治治急性胃肠炎,痢疾,产后风,小儿脐风,痈肿发背。

①《纲目》:"治痈疽巳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②《岭南采药录》:"取叶,连细枝煎水洗浴,治产后风、风瘫、风肿等症。"

③《广西中药志》:"幼叶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1两;捣汁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痈肿发背:枫香树幼叶和老米饭共捣烂,敷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痢疾:幼枫树的枝头嫩叶一两。水煎,去渣,白糖调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泄泻:幼枫树枝头嫩叶二两。捣烂,加冷开水擂汁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中暑:枫香树嫩叶三钱。洗净,杵烂,开水送下。(《闽东本草》)

⑤治口鼻大小便同时出血:枫香树脂、叶(烧存性)各一钱。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⑥治小儿脐风:枫树嫩尖,捣烂取汁内服。(《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胃肠炎:将枫香制成100%煎剂,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小儿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呕吐严重者,先用氯丙嗪或针刺内关(双)止吐;腹痛较剧者,加用阿托品;脱水者补液。治疗87例,1天治愈者80例,2天治愈者5例,3天治愈者2例。服药后除小部分病例(多为小儿)可诱发呕吐、恶心外,未见其它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枫香树叶

药材名称枫香树叶

拼音Fēnɡ Xiānɡ Shù Yè

英文名Leaf of Beautiful Sweetgum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摘,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枫香树 落叶乔木,高20-40m。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叶互生;叶柄长3-7cm;托叶线形,早落;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12cm,宽8-15cm,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状突。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淡黄绿色,成葇荑花序再排成总状,生于枝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雌花排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萼齿5,钻形;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柱头弯曲。头状果序圆球形,直径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破碎,完整叶片阔卵形,常状3裂,长5-12cm,宽7-17cm;中央裂片较长且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灰绿色,正同浅棕色,常状脉3-5条,在叶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7-11cm,基部鞘状。质脆,易破碎,揉之有清香气,味辛、微苦涩。

化学成分枫香树叶含杨梅树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myri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槲皮素-3-O-(6〃-O-没食子酰)葡萄糖甙[quercetin-3-O-(6〃-O-galloyl)-glucoside],紫去英甙(astragalin),三叶豆甙(trifol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金丝桃甙(hyperin),杨梅树皮素-3-葡萄糖甙(myricetin-3-O-glucoside),芸香甙(rutin),水晶兰甙(monotropein),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左旋莽草酸(shikimic)。叶中所含鞣的主要成分为:新唢呐草素(tellimagrandin)Ⅰ及Ⅱ,长梗马兜铃素(pedunculagin),木麻黄鞣宁(casuarinin),木麻黄鞣质(casuariin),木麻黄鞣亭(casuarictin),1,2,6-三没食子葡萄糖(1,2,6-tri-O-galloyl-β-D-glucose),(1,2,4,6-tetra-O-galloyl-β-D-glucose),五没食子葡萄糖(penta-O-galloylglucose),枫香鞣质(liquidambin),异皱褶菌素(isorugosin)A、B、D。

药理作用醇提物制成的止血粉,对犬股动脉出血,肝与脾创面出血,断肢伤面出血等,皆有一定止血之效,但吸收不够理想,且药物受潮后止血效果显着降低。

性味辛;苦;平

归经脾;肾;肝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止血。主胃脘疼痛;伤署腹痛;痢疾;泄泻;痈肿疮疡;湿疹;叶血;咳血;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捣烂敷。

各家论述1.《本草纲目》:治痈疽已成,擂酒饮,以滓贴之。

2.《岭南采药录》:取叶,连细枝煎水洗浴,治产后风、风瘫、风肿等症。

3.《广西中药志》:幼叶治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娘子药材名称青娘子拼音Qīnɡ Niánɡ Zǐ别名青虫、相思虫来源芫菁科昆虫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7~8月捕捉,沸水中烫死,晒

  • 牛奶浆草

    药材名称牛奶浆草别名见气消、柳州七、生死还阳、鬼打伞、搜山虎、铁凉伞[湖南湘阴]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牛奶浆草Euphorbia hippocrepica Hemsl.,以二年以上的老根入药。冬、春二

  • 桃耳七

    药材名称桃耳七拼音Táo ěr Qī别名铜筷子(《陕西中草药》),小叶莲(《西藏常用中草药》),鸡素苔(《甘肃卫生通讯》(4):37,1972),奥勒莫色罗玛琼瓦(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

  • 透骨香

    《中药大辞典》:透骨香药材名称透骨香拼音Tòu Gǔ Xiānɡ别名透骨草(《滇南本草》),满山香(《分类草药性》),煤炭子、煤炭果(《贵阳民间药草》),万里香(《广西植物名录》),九里香、

  • 山飘儿草

    《中药大辞典》:山飘儿草药材名称山飘儿草拼音Shān Piāo ér Cǎo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一年生直立草本。高30~40厘米。茎

  • 樱桃水

    《中药大辞典》:樱桃水药材名称樱桃水拼音Yīnɡ Táo Shu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新鲜果实,经加工取得之液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制法用鲜樱

  • 分心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分心木药材名称分心木拼音Fēn Xīn Mù别名核桃种隔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 的木质隔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

  • 牡狗阴茎

    药材名称牡狗阴茎拼音Mǔ Gǒu Yīn Jīnɡ别名狗精(《本经》),狗阴(《本草经集注》),黄狗肾(《饮片新参》),狗鞭(《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犬科动物狗雄性的外生殖器,全年可采,以冬季

  • 辣椒头

    《中药大辞典》:辣椒头药材名称辣椒头拼音Là Jiāo Tóu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根。功能主治治手足无力,肾囊肿胀。复方①治手足无力,有如瘫痪:辣椒头二个,鸡脚十

  • 孜然

    药材名称孜然拼音Zī Rán别名马芹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minum cyminum L.采收和储藏:5月果熟时,将植株收回,晒干,除去杂种,留取果实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