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栗树根

栗树根

《中药大辞典》:栗树根

药材名称栗树根

拼音Lì Shù Gēn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树根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淡,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

②《四川中药志》:"治血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复方治红肿牙痛:板栗根、棕树根。煎水煮蛋吃。(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栗树根

药材名称栗树根

拼音Lì Shù Gēn

出处出自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板栗的树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mollissim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灰色,不规则深裂,枝条灰褐色,有纵沟,皮上有许多黄灰色的圆形皮孔。冬芽短,阔卵形,被茸毛。单叶互生,叶丙长0.5-2cm,被细绒毛或近无毛;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5.5-7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侧不相等,叶缘有锯齿,齿端具芒状尖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羽状侧脉10-17对,中脉上有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生于新枝下部的叶腋,长9-20cm,被绒毛,淡黄褐色,雄花着生于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无梗,常生于雄花序下部,外有壳斗状总,2-3(-5)朵生于总苞内,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壳斗边刺直径4-6.5cm,密被紧贴星状柔毛,刺密生,每壳斗有2-3坚果,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直径1.5-3cm,深褐色,顶端被绒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常栽培于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等地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最为集中,产量最大。

化学成分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种游离氨基酸;还含有地衣二醇(orcinol),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龙胆酸(gentis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没食子酸(gentis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

性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调经。主疝气偏坠;牙痛;风湿关节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复方治红肿牙痛:板栗根、棕树根。煎水煮蛋吃。(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 汪颖《食物本草》:治偏肾(疝)气,酒煎服之。

2.《四川中药志》:治血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酸浆菜

    《中药大辞典》:酸浆菜药材名称酸浆菜拼音Suān Jiānɡ Cài别名山蓼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直立。叶

  • 橘饼

    《中药大辞典》:橘饼药材名称橘饼拼音Jú Bǐ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等的成熟果实,用蜜糖渍制而成。性味①《食物宜忌》:"味甘,性温。"②《随息居饮食谱》

  • 五倍子

    《中国药典》:五倍子药材名称五倍子拼音Wǔ Bèi Zǐ英文名GALLA CHINENSIS别名棓子、百药煎、百虫仓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青麸杨

  •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药材名称猪肾拼音Zhū Shèn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qu

  • 刺黄柏

    《中药大辞典》:刺黄柏药材名称刺黄柏拼音Cì Huánɡ Bò别名安徽小檗、黄柏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根、茎或树皮。秋季采收。原形态落叶灌木,高

  • 八角枫根

    《中药大辞典》:八角枫根药材名称八角枫根拼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出处《简易草药》来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八角枫或瓜

  • 交连假瘤蕨

    药材名称交连假瘤蕨拼音Jiāo Lián Jiǎ Liú Jué英文名Rhizome of Joined Phymatopsis别名金鸡脚出处始载于《蕨类名同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交连

  • 西北莸

    药材名称西北莸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百齿卫矛

    药材名称百齿卫矛拼音Bǎi Chǐ Wèi Máo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别名扶芳木、竹叶青、山杜仲。出处始载于《四川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百齿卫矛的全

  • 蓖麻叶

    《中药大辞典》:蓖麻叶药材名称蓖麻叶拼音Bì Má Yè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叶。性状干燥叶片大多破碎皱缩,完整者呈掌状深裂,径20~40厘米,裂片卵状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