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毛足铁线蕨

毛足铁线蕨

药材名称毛足铁线蕨

拼音Máo Zú Tiě Xiàn Jué

英文名Bonat's Maidenhair

别名毛脚钱线蕨、猪鬃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毛足铁线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antum onatianum Braus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30-50cm。根茎细长横走,密被棕黑色、狭披针形鳞片。叶近生或远生;叶柄长12-22cm,腹面扁平或有浅纵沟,深棕色至紫棕色,有光泽,基部有棕色多细胞长茸毛;叶片草质,宽卵形,长20-30cm,宽10-16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四回羽状;羽片6-10对,互生,略斜上,有柄,卵形,下部的长8-10cm,宽5-6cm,三回羽状;羽片4-6对,互生,略斜上,柄纤细,卵形至长圆形,下部的长2.5-3cm,二加回羽状;羽片2-3对,互生,平展,柄纤细,三角状卵形,下部长1.2-1.5cm,宽1-1.2cm,一回羽状;末回羽片1-2对,互生,有细短柄,扇形或倒卵形,长5-7mm,宽4-5mm,先端圆形有三角形短齿,齿端有短尖头,基部楔形或稍斜,先端羽片较大,扇形;叶脉为多回二叉状分枝,直达锯齿尖端,两面明显。孢子囊群肾形,生于羽片上缘,每羽片有1-2个;囊群盖圆形或肾形。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200的常绿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微苦;平;寒

归经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主痢疾;尿路感染;白浊;乳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微苦,性平。有清热解毒、利尿止泻的功能。用于痢疾、尿路感染、白浊、乳腺炎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果卫矛

    药材名称大果卫矛拼音Dà Guǒ Wèi Máo英文名root of Denseflower Euonymus别名白鸡槿、青得方。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果卫矛的根

  • 紫葳根

    《中药大辞典》:紫葳根药材名称紫葳根拼音Zǐ Wēi Gēn别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性状干

  • 麻柳树根

    《中药大辞典》:麻柳树根药材名称麻柳树根拼音Má Liǔ Shù Gēn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枫杨的根及须根或根皮。性味《重庆草药》:"味麻辣苦,性热,有毒。

  • 蜂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窝草药材名称蜂窝草拼音Fēnɡ Wō Cǎo别名打毒金来源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蜂窝草Leucas zeylanica (L.) R. Brow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切碎,鲜用或

  • 丁香树皮

    《中药大辞典》:丁香树皮药材名称丁香树皮拼音Dīnɡ Xiānɡ Shù Pí别名丁皮(《纲目》),丁香皮(《本草求原》)。出处《海药本草》来源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树皮。性味《纲目》

  • 水银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药材名称水银拼音Shuǐ Yín别名汞来源为液态金属汞,天然汞矿不甚多见,通常系用辰砂矿石加热蒸馏而得。性味辛,寒。有毒。功能主治杀虫,灭虱。用于皮肤疥疮,顽癣;灭头

  • 火头根

    药材名称火头根拼音Huǒ Tóu Gēn英文名Rhizome of Peltate Yam别名枕头根、黄姜、黄连参、地黄姜、野芋姜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志》:湖北民间取本种的根茎用以毒鱼。来源药材基源:为

  • 麻花

    《中药大辞典》:麻花药材名称麻花拼音Má Huā别名乌麻花(《千金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化学成分雌花花穗分泌的树脂含大麻酚、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等麻醉性物质,其中

  • 地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贵草药材名称地贵草拼音Dì Guì Cǎo来源茜草科地贵草Ophiorrhiza succirubra Ki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温。功能主治

  • 凤仙根

    《中药大辞典》:凤仙根药材名称凤仙根拼音Fènɡ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②《岭南采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