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滇常山花

滇常山花

药材名称滇常山花

拼音Diān Chánɡ Shān Huā

别名乌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4-7月开花时采收,晾干。

原形态常山,藻森,高1-3m。植株具臭味,幼枝、花序、叶及叶柄均密被黄褐色绒气,老枝毛渐脱落,有皮孔。单叶对生;叶柄1-6cm;叶片纸质,宽卵形、卵形或心形,长4-14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心形,边缘具有不规则锯齿或波状齿,表面被糙毛,背面密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短柔毛;侧脉4-5对,基部脉腋具数个盘状腺体。伞房状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苞片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3.5cm,早落;小苞片线形,长1-2.2cm;花萼钟状,红色,长6-9mm,被茸毛及少数腺体,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浅红色,花冠管短,多藏于花萼内,裂片5深裂,长圆形至卵圆形,长4-7mm;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核果近球形,熟时蓝黑色,径约7mm,其大部分被增大的红色宿存萼所包。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900-3000m的山坡疏林下、山谷沟边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或伞房状,花干瘪,皱缩,花暮钟形,长6-9mm,下部淡黄绿色,上部黄红色,或紫红色,外部密生短柔毛,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粉红色或黄白色,管部短,通常不超过花粤,裂片5,外面疏生柔毛;雄蕊4,雌蕊1,柱头2裂,两者均伸出花冠外。气特异,味微苦。

性味味苦;性温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主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棉子油

    药材名称棉子油拼音Mián Zǐ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41~45%)、棕榈酸(20~25%)、油酸(30~35%

  • 大铜钱菜

    《中药大辞典》:大铜钱菜药材名称大铜钱菜拼音Dà Tónɡ Qián Cài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中华天胡荽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中华天胡荽,又名

  • 雾水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雾水葛药材名称雾水葛拼音Wù Shuǐ Gě别名粘榔根、啜脓羔来源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 (L.)Ben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鱼眼草根

    药材名称鱼眼草根拼音Yú Yǎn Cǎo Gēn出处云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鱼眼草"条。性味辛甘,温。功能主治利小便,治五淋溺时疼痛。用法用量内

  • 细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细叶卷柏药材名称细叶卷柏别名柏地丁、地柏枝[云南玉溪]来源蕨类卷柏科细叶卷柏Selaginella labordei Hier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

  • 鸢嘴

    《中药大辞典》:鸢嘴药材名称鸢嘴拼音Yuān Zu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嘴。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功能主治磨水服,治小儿惊风。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水椎木

    药材名称水椎木拼音Shuǐ Zhuī Mù别名水杨柳、细杨柳来源大戟科水椎木Homonoia riparia 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胆,消炎解毒

  • 人指甲

    《中药大辞典》:人指甲药材名称人指甲拼音Rén Zhī Jiɑ别名手爪甲(《日华子本草》),人退(《眼科龙木论》),筋退(《纲目》)。出处《本草衍义》炮制用碱水或皂角水洗净,晒干。或再和滑石

  • 金刚口摆

    《中药大辞典》:金刚口摆药材名称金刚口摆拼音Jīn Gānɡ Kǒu Bǎi别名黄栀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海桐科植物狭叶海桐的果实或全草。秋季采收。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2米,全体无毛。叶散生或聚生

  • 桐子花

    《中药大辞典》:桐子花药材名称桐子花拼音Tónɡ Zǐ Huā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功能主治《重庆草药》:"泡